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木之役

土木之役

瓦剌与明朝间的战役之一。或称“土木之变”、“己巳之变”。瓦剌为蒙古族一支,经过马哈木、脱懽时期发展,至也先即位后,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长城。既与明廷通贡互市,又伺机发动军事进攻,以图实现重建大元一统天下之宿愿。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乘明廷宦臣王振专权,防务废弛之际,以明廷“悔婚”、“减岁赐”为由,兵分四路进扰中原:也先自率精锐为中路,攻大同,夺取战略要地,威逼明廷;阿剌知院率军为北路,攻宣府,围赤城,进窥居庸关;脱脱不花与兀良哈三卫为东路,袭辽东;另遣军攻掠甘肃,牵制明廷兵力。七月十六日,明英宗受王振怂恿,率号称五十万之军仓促亲征。车驾所过之地战云迷漫,伏尸满野,再加暴雨连日,饥寒交迫,士气低落。而也先侦知明军主力出征,遂主动北撤,退伏塞外,诱师深入。八月初一,英宗至大同,得各地明军惨败消息,惊慌退兵东归。初王振欲显荣耀,邀英宗幸其老家蔚州(今河北尉县),故决定由西线紫荆关返京师。初三,明军刚行四十里,王振又恐大军路过其家乡,损毁庄稼,即命令全军折回东北,改由宣府经居庸关入京师。也先获悉消息后,利用蒙古骑兵倏往忽来之特点,迅速突入长城,跟踪追击。十四日,明军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王振以辎重未至,拒绝入怀来城之建议,下令大军暂驻狼山,其地势高亢缺水,人马饥渴疲惫不堪。此时,也先率两万轻骑从西北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包围狼山,攻袭麻峪口,占领土木堡西北、西南要地,并控制堡南的唯一水源,而阿剌知院从东北赤城、永宁断明军归路。十五日,也先佯退,遣使持书讲和,以麻痹明军,待机歼敌。明英宗欲摆脱困境,遂遣使往瓦剌军营议和。瓦剌军乘明军移营就水之际,突从四面冲杀。明军猝不及防,将士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为乱军所杀,军械、辎重大多为瓦剌所夺。土木之役后,也先率军出塞休整,伺机南进。十月,挟英宗进攻京师,受到以于谦为首的京师等地军民猛烈抗击,损师折将,遂于景泰元年(1450)八月,与明廷议和,送回英宗,恢复通贡互市及睦边关系。

猜你喜欢

  • 奉献节教堂

    见“圣玛利亚教堂”。

  • 孛儿台

    约1161—?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正妻。又译孛儿帖、布尔德。孛思忽儿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10岁许给成吉思汗为妻。婚后曾遭蔑儿乞人所掠,后得克烈部王罕及札只剌部札木合之助,被救归。内助成吉思汗创业

  • 海乙寺制

    中国伊斯兰教的一种制度。清同治(1862—1874)年间由阿拉伯、中亚等地传入,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回族地区。“海乙”或译“罕义”,阿拉伯语意为“大的”、“总的”、“中心”。即由一个“海乙”(大)寺

  • 播鲁只

    ※朵豁剌惕部※异密,※东察合台汗国“开国功臣”。伊斯兰历七四八年(1347—48)扶立※秃黑鲁帖木儿为汗,致使察合台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其家族实际上操纵着东察合台汗国政权,并拥有汗国最富庶的地区—

  • 舍剌克炭台吉

    见“卜石兔”(19页)。

  • 躶濮

    古族名。见《华阳国志·南中志》。系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县,后移耿马),相当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

  • 宫明活佛

    藏传佛教在卫拉特蒙古中的活佛系统之一。17世纪以来已转生九世。一世栋古鲁普嘉木措,土尔扈特人,17世纪30年代后长期在准噶尔部传教。二世阿旺巴勒吉尔,事迹不详。三世拉西,雍正帝曾敕封“呼图克图”尊号,

  • 还山遗稿

    书名。金末元初杨奂(1186—1255)撰。2卷,附录1卷。奂,乾州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字焕然,号紫阳先生。金末应试未中,元太宗九年(1237)应试东平,赋论第一。耶律楚材荐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

  • 鼻饮

    壮族先民骆越、乌浒、僚人的饮水方式。流传于今两广云贵等地。最早见于《汉书·贾捐之传》:“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其后,《太平寰宇记》“贵州风俗”条引《异物志》称:“乌浒,南蛮之别名也。巢

  • 写猪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此卫《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四年(1406)八月设置之札木哈卫、五年正月设置之撒只剌河卫均称作色珠伦或色珠伦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