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厦

噶厦

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旧译“噶厦公所”或“噶沙公所”,即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隆十六年(1751),※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被平定后,清廷废除原封郡王、贝子辨理藏事的制度,改设噶厦,由※噶伦(三品官)4人(3俗1僧)主持,下设仲益(秘书)2人、传达官4人、侍卫4人、埃仲(公差)2人,组成西藏僧俗农奴主阶级专政的统治机构,秉承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意旨,共同处理西藏地方事务,遂成定制。下置※仔康(又作锱康,审计处)和※译仓(秘书处)两个机构,及诸勒空(办事机构),分别管理不同事务。1959年3月,解散,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

猜你喜欢

  • 科布多南路台站道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设9台,由科布多城开始,140里至搜吉,140里至察罕布尔噶苏,110里至达布素图绰尔,90里至纳林博罗齐尔,80里至依什根托罗垓,80里至扎哈布拉克,90里至西博尔图,240

  • 跋提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四代首领。约为4世纪中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吐奴傀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匹兽皮。冬牧于漠南,夏还居漠北。卒后其子地粟袁继位。

  • 白龙洞遗址

    壮族地区名胜古迹。位于广西宜山县城北郊。因洞内幽深曲折,姿态万千,有条状如白龙的石柱拔地而起,故名。咸丰九年(1859)秋,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其母是壮族)率军回桂,在庆远府治宜山县驻扎达8月之久。次

  • 胡覩堇

    见“萧迭里得”(2001页)。

  • 耶律隆先

    辽皇族,文学家。字团隐。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孙,东丹王※耶律倍第四子,辽世宗※耶律阮亲弟。史载其为人聪明,博学能诗,著有《阆苑集》行世,惜今不存。景宗即位时,保宁元年(969)四月,始封平王

  • 左禾

    明初云南蒙化州土官。彝族。元末为“火头”。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取云南时归附,委以添摩牙等村“火头”。十七年,实授蒙化州(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判官,与千夫长施生共理州事。从明军平定属内“火头

  • 兴安

    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52—454年,凡3年。

  • 鄂尔多斯部

    蒙古部名。明代译作“袄儿都司”或“阿尔秃斯”。原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居河套,掌右翼,为鄂尔多斯济农。子衮必里克墨尔根于明嘉靖(1522—1566)中继据其地。有子9人分牧而

  • 粘八葛

    见“乃蛮”(37页)。

  • 完颜㝢

    ?—1218金大臣。本名讹出。西南路(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猛安人。女真族。完颜氏。大定二十八年(1188)进士。累调河东北路提刑司知事,历同知辽州军州事、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学、南京路转运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