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勒布勒
萨满教宗教观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根子”、“图腾”之意。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等地。此地鄂温克人每个氏族都以某一物体作为本氏族的标记,一般是鹰、天鹅等飞鸟,个别的是兽或山。各氏族的人对本氏族的标记物非常崇敬,绝对禁止捕杀或损坏,如见其他氏族人杀害或损坏,即表示不满。青年男女订婚,媒人到女家时,女方需先问对方是什么氏族,什么嘎勒布勒;萨满给人跳神时,也先问是什么嘎勒布勒,经问答后才向神祷告:某氏族某图腾的谁得了病,请求神保佑,古老的图腾崇拜由是被融入萨满教中。
萨满教宗教观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根子”、“图腾”之意。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等地。此地鄂温克人每个氏族都以某一物体作为本氏族的标记,一般是鹰、天鹅等飞鸟,个别的是兽或山。各氏族的人对本氏族的标记物非常崇敬,绝对禁止捕杀或损坏,如见其他氏族人杀害或损坏,即表示不满。青年男女订婚,媒人到女家时,女方需先问对方是什么氏族,什么嘎勒布勒;萨满给人跳神时,也先问是什么嘎勒布勒,经问答后才向神祷告:某氏族某图腾的谁得了病,请求神保佑,古老的图腾崇拜由是被融入萨满教中。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首领。有两种:一称“德古”,意为“善于辞令的尊者”,是诺伙奴隶主专政的执行者、地位较高;一称“苏易”,意为“为大家办事的尊者”,地位低于前者。“德古”须熟悉家支谱系和历史典
大成国农民革命领袖之一黄鼎凤(贵县壮族)的称号。参见“黄鼎凤”(2020页)、“大成国农民革命”(101页)。
匈奴单于的姓氏。又作“虚连题”。自头曼单于、冒顿单于至其后裔诸单于皆出自该氏。其重臣左右屠耆王(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也均由其子弟担任,是诸氏中最显贵者。自秦汉匈奴兴
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数百年相传不息,影响很大。长诗叙述英雄米拉尕黑与美丽的姑娘麦芝茹的爱情故事。在他们行将结婚时,适逢外敌入侵,米拉尕黑应征入伍,荷戈出征,并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国王以“驸马”高位笼络,
见“夜落隔通顺”(1497页)。
镇名。位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宋以前称“诺木斗”,意为“森林地区”。宋改称“牧马营”。明嘉靖十四年(1535),修建威远堡,筑城垣。清康熙十三年(1674),曾设都司。民国十九年(1930)设县
满语音译。官名。“固山”原意为“旗”,“昂邦”意为“大臣”或“总管”。清代八旗都统,从一品。雍正元年(1723)定,“额真”一称原非人臣所宜,遂将此时尚在沿用的满字“固山额真”及※伊都额真”(即班领)
即“阿巴特”(1201页)。
披扎在马身上的毡衣。蒙古人为装饰和保护马匹,给马披扎之衣。元朝蒙古皇帝举行质孙宴等庆典时,常将名马盛饰列队驰入,以示隆重,后逐渐演列成用毡做成马衣,披扎在马身上,可以防雨防潮,借以保护马匹。清代制“马
一个女子与一个以上男子结为配偶的特殊家庭形式。源于群婚和母系氏族制,其后以变异形式残存于阶级社会中。通常与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行。以其发展阶段不同,形成若干类型,常见的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叔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