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散纳

哈散纳

蒙古国将领。又作阿散纳。克烈部人。宋嘉泰三年(1203),从成吉思汗征克烈部王罕,失利,曾同饮班朱尼河水盟誓,受宠信。随从西征,破薛迷思坚(今撒马尔罕),不花剌(今布哈拉)等城。并从大将哲别进据宽田吉思海(今里海),受命管理降人。窝阔台汗即位后,受命领回回人匠3000户驻荨麻林(在今河北万全县境),设局织西域锦缎。寻授平阳(故址在今山西临汾西南)、太原两路达鲁花赤,兼管诸色人匠。

猜你喜欢

  • 申德

    渤海国将领。渤海人。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将军。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天授八年,925)九月,率五百渤海人亡命高丽,次年一月,渤海国亡(一说在契丹兵攻下上京龙泉府后始亡奔)。

  • 首领印

    西夏文印章。西夏军队首领所佩。迄今所见已达100多方。印面近正方形,一般边长5厘米多,目前所见最大印面6.4×6.1厘米,最小4.2×4.9厘米。印文为九叠篆,译文为“首领”2字。印背多刻西夏文两行,

  • 牙儿干

    见“莎车”(1827页)。

  • 哈剌和林河

    元代河流名。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之一支。发源于哈剌和林山。“哈剌”意为“黑”,“和林”一说意为“岩团”,一说意为“营帐”,即“黑岩团”或“黑营帐”。《元史·地理志》称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所建都城哈剌和

  • 回疆

    清代地区名。指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清朝称维吾尔人为“缠回”,故名。嘉庆九年(1804)所刊《回疆通志》,即为这一地区的方志。其中包括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

  • 蒙古纲

    ?—1223金大臣。本名胡里纲。又作王立纲、和立纲。咸平府(治今辽宁开原县东北)猛安人。女真族。承安五年(1200)进士。累调补尚书省令史,授国子助教。贞祐(1213—1217)初,因招集西山兵民功,

  • 伊达木札布

    ?—174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衮占长子。初授协理台吉。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同部辅国公博贝由布鲁勒路擒厄鲁特宰桑罗卜藏锡喇布。五十九

  • 大蕃

    ①即“吐蕃”。唐蕃会盟碑的汉文碑文有此称,系同碑藏文碑文“bod chen po”的对音汉译。参见“吐蕃”(765页)。 ②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文王※大钦茂弟。唐开元二十三年(735,一作

  • 南充国县

    古县名。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将原充国县南部境土析出置此县。成汉时(304—347),又将西充国县并入。因其初为“蛮夷”之地,故加“国”字。南朝梁时改为南部县,即今四川南部县地。

  • 处密

    西突厥所辖诸部之一。又作处蜜。唐时游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与处月部为邻。唐贞观十五年(641,《资治通鉴》作十六年),随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犯唐,与处月部围攻天山,为安西都护郭孝恪所败,被追至遏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