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密城

哈密城

古城名。位于新疆哈密。分老城和新城。老城(或称镇远城、汉城):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周4里。有东、北两门。城东有水东南流。后颓圮。光绪十二年(1886),哈密通判冯森楷、副将尤在田重修。周3里5分,墙高2.5丈,面宽2.4丈。四周浚壕,阔2丈,深1.2丈。设4门,每门各建楼筑月城,东曰向阳,西挹爽,南迎熏、北拱辰。城内无商贾,有居民10余户,哈密直隶通判驻札。新城:在老城西南3里。雍正五年(1727)建。周里许,为清军官兵驻防处所。有东、西、北3门,每门各置城楼一座。北门外添筑围墙一道,长167.3丈,高1.2丈,厚5尺,以供屯粮,东、西关厢连城周4里余。乾隆二十五年(1760),粮城内建造兵房400间,供移住官兵眷属居住。同治七年(1868)重修。城周1里6分,高2丈,宽1.4丈。“城内回汉杂处”。由新城至老城,有街道相接,贸易俱在城外。在老城西南4里许有回城,周4里6分,高2.6丈,宽3丈。设东、北2门,为哈密维吾尔族伯克额贝都拉属裔驻地。居民从事农业。是清代前期抗御准噶尔部的前哨阵地。

猜你喜欢

  • 青稞酒

    见“”(1984页)。

  • 膳牌

    参见“绿头牌”(2146页)。

  • 玛祜

    1628—1676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哲柏氏。顺治九年(1652),由翻译进士充王府教习,授佐领兼刑部员外郎,迁钦天监监正。康熙八年(1669),圣祖特简任江宁巡抚。九年,以淮安、扬州二府遇水灾,

  • 体俄

    傈僳语音译,意为“家族”。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的社会基层组织。家族各有自己的姓氏,有的沿袭早期以动植物命名的氏族名称作为家族的称号,如泸水县六初罗、称戛、四排拉底等村仍以虎、熊、鱼、蜂、竹、麻等

  • 契丹语,意“水”(“山水”之“水”)。辽圣宗开泰九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奉使契丹的宋使宋绶《上契丹风俗》记曰:“蕃语……水为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一说,可以蒙古语usu(水)相比勘

  • 和陵

    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参见“睿陵”(2446页)。 ②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陵墓。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己巳,吴乞买死,三月乙酉葬于和陵,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之南的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

  • 乌鲁古

    契丹语官名。又译作“乌鲁骨”。一说源于突厥语“邬落”(“驿马”之意)。掌群牧。一说会同元年(938)后改为“群牧使”。女真立国,仍设是职。《金史·百官志》称:“乌鲁骨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

  • 布尔罕王朝

    政权名。12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统治衰弱,宗教和地方势力发展,拥有“萨德尔·贾罕”(意为“世界之柱”)称号的世袭宗教家族出现于布哈拉,为一政治实体,具有“贵族城邦共和国”性质,史称“布尔罕王朝”。奠基

  • 乙习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称呼。又作“乙斯勃”。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乙习本为※五院部下之一石烈,居北方※乌古之地,《辽史·营卫志》:“乙习

  • 养夷

    见“怛逻斯”(15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