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剌哈孙

哈剌哈孙

①(1257—1308)元朝大臣。又译合剌合孙。蒙古斡剌纳儿氏。蒙古国开国功臣※启昔礼曾孙,囊加台子。善骑射,通蒙文,重儒学。至元九年(1272),以勋臣后裔,任宿卫百夫长,袭号“答剌罕”。十八年,增钦、廉2州为食邑。二十二年,任大宗正,执法平允,审理昭雪众多冤狱,深受敬重。二十八年,迁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以亲信重臣清查桑哥余党,整治湖广弊政,同时遣兵镇压反元起义。成宗大德二年(1298),由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升左丞相;三年,拜中书左丞相,重用儒士,每有大政,必与儒臣共议,奏建大都(今北京)孔子庙,安置国子学,选名儒为学官,录近臣子弟入学。七年,进中书右丞相,精选所用之人,定官吏赃罪12章及丁忧、婚聘、盗贼等制。辅佐成宗理政,卓有成效。十一年,成宗卒,总领宿卫,反对左丞相阿忽台与皇后伯岳真氏谋立安西王阿难答,称病,拒绝签署皇后内旨,密遣使南迎世祖曾孙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怀州,先期发难,执杀阿忽台及阿难答。继北迎爱育黎拔力八达兄海山于漠北,拥立为帝,是为武宗。旋因反对加封秃剌为越王,遭谮谗,罢相,以和林行省左丞相出镇漠北。命诸部置传车,运米数万石以赈饥民;置仓积粟接济来归者;疏浚古渠,灌田数千顷;整治称海屯田,岁得米20余万石,边政大治。死后追封顺德王。有《丞相顺德忠献王碑》以志其功。 ②见“移剌元臣”(2067页)。

猜你喜欢

  • 马和福

    1885—1937革命烈士。甘肃临夏西乡人。回族。年轻时逃荒至宁夏西吉沙沟,在哲赫林耶教主马震武处作长工。后至吴忠、锁家岔、豫旺一带打短工,并定居豫旺。1936年六月,西往红军占领豫旺时,积极协助红军

  • 赭面国

    吐蕃之别称,又称赤面国。因吐蕃妇女喜以赭色涂面,故名。藏文称作“夏森冬玛坚”,意为“食肉赤面者”,其地称“食肉赤面者之地”。此俗流传内地,唐女效仿之。白居易诗云:“元知妆梳君记起,髻椎面赭非华风”,记

  • 大白山

    即“从太山”(321页)。

  • 油葫芦节

    见“巴拉特节”(414页)。

  • 爱理沙

    元代诗人。字允中。回回人。著名诗人丁鹤年胞兄。先世为西域巨商,因助蒙古军西征有功,遂徙居京城大都(今北京)。后随父任武昌达鲁花赤,遂定居武昌。擅于诗,与胞兄吉谟雅丁有异曲同工之妙,时人赞称“二君之诗为

  • 蒙额勒多尔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蒙古勒多尔部、蒙科尔多尔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伊兰乌瓦斯卡伦外游牧,距喀什噶尔100里,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辖。

  • 东奚

    见“库莫奚”(1110页)。

  • 验方集

    书名。藏文名《公明满吉勒》,蒙古医药学著作。18世纪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贝子庙二世活佛阿旺罗布增丹必扎拉用藏文写成。有木刻版本。内容主要为验方选载。

  • 回回译史

    元代职事翻译的回回属吏。元朝由于迁入中国的回回人益增,他们多使用波斯文或阿刺伯文。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政府于大都(今北京)设立※“回回国子学”,教习亦思替非文字(波斯文)。学员学成后,多充任各

  • 策楞

    ?—1756清朝大臣。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尹德长子。乾隆初任御前侍卫,二年(1737),永定河决口,奉命赴芦沟桥赈灾。累迁至广州将军、两广总督。因秉公为布政使唐绥祖雪冤,受乾隆帝嘉奖,加太子少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