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陵

和陵

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参见“睿陵”(2446页)。 ②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陵墓。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己巳,吴乞买死,三月乙酉葬于和陵,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之南的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源的胡凯山(清代称库堪山,即今阿城县境内的老母猪顶子山)南坡附近。皇统四年(1144),改称恭陵。

猜你喜欢

  • 东夷

    古代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对东方诸民族的泛称。“夷”原是夏商周时期对周边各族的泛称,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因有是称。《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

  • 哈三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哈克三所。永乐四年(1406)二月,木伦河野人首领马儿张等来朝,命以其居地置所。据考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

  • 独石口

    关隘名。在今河北省赤城县北部。诸山环峙,仅有狭路可通。明于口南筑独石口城,历为开平卫、上北路治所。清雍正十二年(1734),以口外地亩开垦加广,生聚日繁,置独石口理事同知厅,管理官地及察哈尔正蓝、镶白

  • 瑚尔喀河

    见“忽汗河”(1487页)。

  • 雅美人

    台湾高山族的一支。居于台湾岛东南的兰屿岛上,当地人称红头屿,距台东四十多海里。人口只有2464人(1975年)。村落由若干父系世系群组成。子女婚后多分居,故大多为小家庭。岛上多为山岳,平原绝少,农业以

  • 君长

    古代中原人对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习称。古史有关四裔记载多用之。《三国志·挹娄传》:“无大君长,邑落各有大人”。《旧唐书·室韦传》:“其国无大君长,有大首领十七人,并号‘莫贺弗’”。《续通典》记辽代的铁骊

  • 达木巴都噶尔

    见“丹巴都噶尔”(379页)。

  • 俍人

    壮族旧称之一。“俍”原作“狼”,封建统治阶级的侮称。其民称“俍民”,其官称“俍官”、“俍目”,其田称“俍田”,其兵丁称“俍兵”。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流域土官统治区域。史载见于明朝中叶及清代。明末有“

  • 藏语音译,即松耳石,又称绿松石。是藏族常戴的玉石类装饰品。有绿、白、红之分。这种宝石有些出自汉地,有的产于西藏。现广泛流传,男女均佩戴,也多用于装饰各种器物,以示珍贵。佩玉之俗始于吐蕃,并转为官员※章

  • 强巴·衮噶坚赞

    清代藏族学者。道光八年(1828),著有《德格土司传》,详载德格地区(今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土司家族史,是研究该地藏族历史的重要史料,颇有声誉。有木刻版传世,版存德格印经院,共54版。1968年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