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藏永安寺碑
碑铭。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参赞海兰察等捐资5千两,于西藏拉萨磨盘山之南建庙,作为摄政济咙呼图克图住锡之所,翌年落成,乾隆帝赐名“永安寺”,颁满、汉、蒙、藏四体匾额。钦差驻藏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和宁撰文,叙述建庙经过,并赞颂高宗运筹帷幄,调大将各施所长,终使郭尔喀降服之情由刻石立碑于庙前,汉文碑文载《卫藏通志》。为研究西藏地方民族、宗教之实物资料。
碑铭。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参赞海兰察等捐资5千两,于西藏拉萨磨盘山之南建庙,作为摄政济咙呼图克图住锡之所,翌年落成,乾隆帝赐名“永安寺”,颁满、汉、蒙、藏四体匾额。钦差驻藏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和宁撰文,叙述建庙经过,并赞颂高宗运筹帷幄,调大将各施所长,终使郭尔喀降服之情由刻石立碑于庙前,汉文碑文载《卫藏通志》。为研究西藏地方民族、宗教之实物资料。
见“呼岱达”(1390页)。
?—1588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属部委兀慎领主。蒙文史籍作炳图伊勒登,汉籍又译作兵兔、宾兔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四子,与鄂尔多斯部吉囊孙宾兔同名。领委兀慎部。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俺答汗进入西
明代四川彝族土官名。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元迁唐、宋以来彝族先民集结之马湖部(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小凉山)置马湖路,命其豪酋为总管。明洪武四年(1371),总管安济归附,改授世袭马湖土知府(治今
见“敌烈部”(1882页)。
契丹官署。属监察鞫狱机构。《辽史·国语解》称:“钟院,有冤者击钟,以达于上。”契丹开国时置,《刑法志》记※耶律阿保机“置钟院以达民冤”。辽穆宗时废,至景宗保宁三年(971),“以穆宗废钟院,穷民有冤者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海晏县境内,青海湖东北岸,东至木里沟咀,西至哈尔盖,北至麻皮寺。境内有白佛寺(亦名永宁寺),麻皮寺、新寺三座格鲁派寺院。旧志作达乌默藏,为“环海八族”之一。原居海南贵南县茫拉地
①(? —1657)清初蒙古王公。祖莽古岱时由喀喇沁徙居土默特,遂为土默特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诺穆图伟徵子。后金天聪三年(1629),率众归后金。十月,以土默特塔布囊
见“拓跋濬”(1359页)。
见“纳牙阿”(1267页)。
见“铁背台吉”(18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