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齐书

南齐书

南朝齐史书。纪传体。原名《齐书》,宋代始称《南齐书》,以便与李百药之《北齐书》相区别。南朝齐梁之际萧子显(489—537)撰。原书60卷,现在59卷,包括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子显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孙,豫章王萧嶷子,入梁官至吏部尚书、侍中。时齐官书起居注、《齐职仪》、江淹和檀越《齐国史》、十志及刘陟和沈约两家《齐纪》、吴均《齐春秋》、王逸和熊襄两家《齐典》俱在,子显复请于朝廷,编纂此书。主要取材于檀越、江淹的书稿,也参酌沈约、吴均之史著。约成书于梁天监十三年(514)以后、普通七年(526)以前。记萧道成建齐至萧宝融被废7帝23年间(479—502)历史,为研究萧齐史基本文献之一。纪传中包含着不少南北交往及周边诸族之资料。《魏虏传》叙述拓跋鲜卑兴衰史,尤其是对北魏京都平城的记载,为了解北魏京城建筑、经济、文化留下珍贵资料。同时传中还涉及北魏的官制、舆服、礼仪等等,为研究拓跋鲜卑典章制度、生活习俗提供不少原始记载。《蛮东南夷传》则记述西阳蛮、南襄城蛮、司州蛮、巴建蛮、酉溪蛮、黔阳蛮、湘川蛮、郢州蛮等与齐朝关系、反抗斗争及风俗习惯;东夷高丽、加罗国、倭国、南夷林邑国、扶南国等与齐之交往。《芮芮虏河南氐羌传》简单介绍柔然、吐谷浑、仇池氐杨氏、宕昌羌的情况。为研究南北朝民族史的重要史籍之一。以宋蜀大字本为早,已有缺页。汲古阁本、武英殿本、百衲本、金陵书局本较通行,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河南孟县回民抗粮斗争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河南怀庆府(府治今沁阳)所属孟县桑坡回民,为反对增加赋税,涌进县城,要求减免。县令孙彭寿下令开枪,死6人。孟县、温县回、汉族人民愤起,聚众万余,冲进县城,痛打孙彭寿,焚

  • 出连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与乞伏氏、斯引氏、叱卢氏同出阴山南徙。晋代,与乞伏氏相随,先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治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等地。约东晋初,乞伏述

  • 源洧

    唐朝官员。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鲜卑源氏。其先世为河西秃发氏,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唐宰相※源乾曜族曾孙,郑州剌史※源光裕子。天宝(742—756)中,为给事中,历郑州、襄州刺史、本道采访使。

  • 毛怜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摩琳卫。明置建州卫后,于永乐三年(1405)三月派人到图们江与东海滨一带招抚女真诸部。五月,毛怜等处女真首领把儿逊受招。十一月,偕64人入朝,明廷命设卫,以把儿逊等为

  • 吐蕃温江多宫敕沙州岱论令

    敦煌吐蕃文文献,伯字1552号卷子。系吐蕃令文。发自吐蕃逻娑(今拉萨)南的温江多宫。公元8世纪初至9世纪前期,此宫常为吐蕃赞普居住地,亦为礼佛之所。此敕令下达沙州安抚使(岱论)。内称:温江多王宫收到擦

  • 赵世延

    1206—1336元朝大臣。字子敬。蒙古汪古部人。征行大元帅※按竺迩孙,文州吐蕃等处万户府答鲁花赤※赵国宝子。聪颖喜读书。初入枢密院、御史台习吏事。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任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

  • 达牟欧

    见“且卜拉”(558页)。

  • 甫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法河卫,并说清代法河有二:一在吉林城(今吉林市)南660余里入松花江;一在吉林城南400余里入辉发河。

  • 撒拉八工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又称撒拉内八工,与※撒拉“外五工”相对而言,指清乾隆以来位于黄河之南的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地区。“工”,突厥语音译,指村镇、城堡等基层行政单位。乾隆四十六年(178

  • 契丹大字

    见“契丹文字”(15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