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越

南越

古族名、古国名。亦作南粤。越人一支。秦汉时主要聚居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族人由来说法不一:有夏禹后裔说;越国人南迁说和土著说(多数学者赞成后者)。很早就种植水稻和饲养家畜,至今仍流传“五羊衔谷”的神话传说,并以造船和航海著称。战国晚期一些南越地区已开始使用铁器。秦末,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联合南赵首领吕嘉等人,“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都番禺。汉初,高祖遣使封南越王,令其“和集百越”,向汉王朝称臣纳贡,“剖符通使”。吕后掌政时,禁止向南越输入铁器与牲畜,激起反汉,兵逼长沙边邑。文帝时,言归于好。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赵建德、丞相吕嘉反汉。翌年冬为汉武帝所灭,部分南越人被迫迁处江淮地区,后渐与汉人融合。

猜你喜欢

  • 伊喜当增旺扎拉

    19世纪末著名蒙医。原籍察哈尔,7岁到鄂尔多斯郡王旗公昭庙。自幼学医,精通蒙、藏文,善诗文。从38岁起,周游蒙古各地行医。以藏文著《珊瑚验方》(藏文名《朱如道沙拉》),以治疗各科疾病为主要内容,兼叙药

  • 木刻子牌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另有圆孔,穿绳。牌上刻契丹大字“” (意“急”),左面刻作七刻,取其本国历七世,右面刻作一刻,旁刻契丹字“”。每至女真、鞑靼国取索财物、抽发兵马用此牌

  • 隆务·桑丹仁庆

    明末青海隆务寺创始人。藏族。剃度为僧,拜曲结敦仁巴为师,以萨吉大百户为施主,于年桑地方创建大小寺院18座,在贡库沟创建隆务寺德庆曲科林,修建佛殿,塑三世佛像。向明宣宗献《白摧破金刚母》。明宣德元年(1

  • 哈剌和林河

    元代河流名。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之一支。发源于哈剌和林山。“哈剌”意为“黑”,“和林”一说意为“岩团”,一说意为“营帐”,即“黑岩团”或“黑营帐”。《元史·地理志》称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所建都城哈剌和

  • 天仪治平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087—1089年,凡3年。

  • 怀都

    ?—1279?元朝将领。蒙古斡剌纳儿氏。※阿述鲁孙。世祖中统二年(1261),叔不花卒,代领左翼千户长职。三年,从宗王哈必赤讨李璮之乱,破济南,诛璮。继领军攻海州、庐州。至元三年(1266),任邳州监

  • 木里安抚司

    明、清四川藏族土司名。清雍正七年(1729),六藏图都喇嘛归清,清廷准其承袭明时木里安抚使职,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木里(今木里藏族自治县)。嘉庆至道光间(1

  • 舅舅钱

    旧时傈僳族结婚时送给舅家的礼金。傈僳族实行姑舅优先婚,女孩自幼许配给舅舅家做儿媳。舅家也很早就准备耳环、手镯等订婚礼物给小姑娘佩带,作为长大后必须嫁给舅家男孩的标记。只在舅家没有男孩可以匹配或不愿娶时

  • 和通淖尔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间的一次重大战役。雍正九年(1731)六月初,大小策凌敦多布引兵3万屯额尔齐斯河源,谋犯清军北路。密遣人至清军诈降,诡言准军大队未至,前锋2千,驼马万余,驻博克托岭,距清军3日

  • 董合亦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为※克烈分部之一。又译斡栾董合亦惕、董哀。在克烈部中人数众多,作战勇敢,常充当先锋。宋嘉泰二年(1202),参与对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作战,在卯温都儿山等决战中,为蒙古兀鲁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