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七条协议

十七条协议

全称《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因共有17项条款,故名。由中央人民政府以李维汉为首的4名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5名全权代表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正式签订。协议的主要内容是: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国防,一切涉外事宜均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实现祖国领土和主权的统一;西藏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西藏内部的团结;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依据西藏实际情况,发展农牧工商业和民族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必须实行,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等。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以及西藏人民享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被该协议用法律形式进一步固定下来。

猜你喜欢

  • 壮侗语族

    又称侗台(侗泰)语族或黔台语族。汉藏语系语族之一。包括壮傣、侗水、黎、仡央4个语支。壮傣语支又称台语支,包括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和海南省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临高语。在国外有泰国、

  • 夸兰达

    即“夸兰大”(720页)。

  • 外商

    布达拉宫存贮金银物件的仓库。每年举行攒召(法会)之际,达赖喇嘛下山诵经,远近瞻礼人众所递丹书克、金银、绸缎等,除以一半交※内商外,另一半再分三份,二份存贮布达拉外商,一份交大招商库注册,以便支用。每月

  • 拾瓦戛缩

    又称“拾瓦拢”。景颇语音译,意为“公共的劳动”。当地汉话称“官工”。解放前云南景颇族地区群众为山官所服的一种无偿劳动。每个山官都有一定范围的辖区,规定在其辖区内的农户每年在撒谷、栽秧和收割等农忙季节,

  • 伊陵尸逐就单于

    ?—172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居车儿。桓帝建和元年(147),呼兰若尸逐就单于死后,被立为单于。永寿元年(155),属下且渠伯德等叛汉,扰掠美稷,为安定属国都尉张奂所平。延熹元

  • 哈哈珠子

    满语音译。“童仆”之意,或作“小厮”。指清代八旗大员中幼年子弟被挑选入宫侍候皇子的小使。待遇低微。其制以京师八旗大员子弟为限,凡年在11—13者皆与选。被挑取者轮日入值,每一皇子身侧,一值凡两人,三四

  • 祥祐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石州祥祐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初期驻地绥州(今陕西绥德县),称绥州监军司,毅宗奲都六年(1062)改称祥祐军司。后迁石州(今陕西横山县东北)。备宋鄜

  • 波卧

    唐吐蕃南部古地名,吐蕃王族发祥地之一。即今之波密。吐蕃止贡赞普因与洛昂王洛昂达孜决斗身亡后,王权落入洛昂王之手。止贡赞普三子夏墀、恰墀及尼雅墀,分别逃亡于娘布、洛布及波卧立足。据《波密佛教史》载,次子

  • 蛮夷大长

    河北真定人赵佗入主南越后自称。秦末天下大乱,南海龙川县令赵佗乘机以武力兼并桂林、象郡,于汉高祖四年(前203)建立南越国。因身处越人居地,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除以当地故俗管理其地外,并亲“弃冠带”,仿效

  • 固噜扎布

    ①(?—1691)清朝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丹津子。初号额尔德尼台吉。驻牧克鲁伦河南鄂罗赖。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母达吉纳哈屯归清,附牧于乌珠穆沁界地哈尔吉勒岱喀喇瀚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