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齐

北齐

国名,北朝之一。为东魏丞相高欢子高洋所创建。其先系鲜卑化汉人,或谓高丽人、鲜卑人。东魏武定八年(550)五月,齐王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国号齐,改元天保,建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北齐。据有今洛阳以东晋、冀、鲁、豫及内蒙古一部分。建国初期,文宣帝洋继续推行均田制和汉化政策,境内农业、盐铁业及瓷器业等都有一定发展。并任用汉族士人杨愔等改定律令,使魏晋以来刑律从繁返约,便于执行。又屡次出击突厥、柔然、南伐萧梁,与西魏、北周相对峙。中经孝昭帝高演,至武成帝高湛时,残虐淫乱,赋税繁重,朝内鲜卑守旧勋贵排斥汉族士人,社会矛盾激化,国势日衰。后主高纬时政治更是腐败不堪,卖官鬻爵,民不聊生。承光元年(577),为北周武帝所灭。自文宣帝天保元年(550),终幼主高恒承光元年(577),历6帝,共28年。若至范阳王高绍义武平四年(580)止,则历7帝,共31年。其帝系如下:

猜你喜欢

  • 钟根哈屯

    见“钟根”(1666页)。

  • 三合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人之靥”,即“酒窝”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熙宗时左司郎中三合者,又有徒单三合、乌古论三合、黄掴三合等。

  • 贞祐

    ①金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完颜珣年号。1213—1217,凡5年。 ②五代后梁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921—923年,凡3年。

  • 亭田

    壮、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内土地名称。流行于广西泗城州(军民府),今红水河两岸。原有土地为农村公社公有。北宋以后为岑氏土官所有。土官将一部分土地授与亭目世袭领有,谓之亭田。亭目将其中最好的一份土地留给自己

  • ?设诸

    即“专诸”(252页)。

  • 离耳

    见“儋耳”(2516页)。

  • 梁弥颉

    ?—488宕昌羌国王。王※梁弥机死,即位。南齐永明三年(485),齐武帝以其“忠款内附,著绩西服”,封为使持节、督河凉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六年(488)卒,梁

  • 赶仗

    土家族狩猎活动。每年过※“赶年”时的活动之一。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四日举行。盛行于湖南永顺、龙山等地。相传,猎王禾撮为保护庄稼,率众猎手上山驱逐害兽。一次,女英雄梅嫦在与野猪搏斗中不幸牺牲。为纪念她,每家

  • 阿主

    称谓名。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谓“阿主,父祖称”。引申为一种尊称,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少年时作战屡胜,曾被契丹人尊称为“阿主沙里(沙里,‘郎君’之意)”,即“郎君小祖宗”之意。

  • 荣禄

    1834—1903清末将领、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塔斯哈孙,甘肃凉州总兵长寿子。荫生出身,承袭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慈禧亲信,后党核心人物。同治四年(1865),统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