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史

北史

纪传体北朝史书。唐李延寿撰。100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87卷,序传1卷。延寿字遐龄,祖籍陇西(今甘肃临洮),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官至崇贤馆学士、符玺郎,兼修国史。其父李大师不满南北朝断代诸史重复互牴,欲以编年体汇集诸史为一书,未竟而卒。延寿遂沿父旧稿,依《史记》纪传体例,编撮北朝魏、齐、周、隋四史及诸家野史,经16年,著成此书。撰成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记北朝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386—618)共233年历史,自北魏以下,以西魏为正统,强调唐与周、隋承继关系。是研究鲜卑拓跋氏(元氏)所建立的北魏、东西魏和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及与鲜卑有密切关系的北齐、隋历史的重要文献。此书前后贯穿,通为一编,较为简洁易读。内容删繁就简,并补充一些新史料。如根据魏澹《魏书》补了西魏三帝纪、西魏诸帝后传,对入关元魏宗室传也增补资料。并根据杂史(小说短书)对东魏孝静帝纪、高昂传、斛律金传等进行补充,使其更为生动真实。李弼等人传后,对西魏、北周的军事制度有较详细记载。《僭伪附庸传》中记述十六国时期匈奴赫连氏夏国、鲜卑慕容氏诸燕国、羌人姚氏后秦、鲜卑乞伏氏西秦、卢水胡沮渠氏北凉等之兴衰。此外,有列传6卷分别记述高丽、百济、新罗、勿吉、奚、契丹、室韦、豆莫娄、地豆干、乌洛侯、流求、倭;蛮、僚、林邑、赤土、真腊、婆利、丹丹、盘盘;氐、吐谷浑、乙弗勿敌、契翰、可兰、女王国;宕昌、邓至、赫羊、白兰、党项、附国、稽胡、西域鄯善、且末、于阗、蒲山、悉居半、权於摩、渠莎、车师、高昌、且弥、焉耆、龟兹、姑默、温宿、尉头、乌孙、疏勒、悦般、者至拔、迷密、悉万斤、忸密、破洛那、粟特、波斯、伏卢尼、色知显、伽色尼、薄知、牟知、阿弗太汗、呼似密、诺色波罗、早伽至、伽不单,者舌、伽倍、折薛莫孙等;蠕蠕(柔然)、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车等;突厥、铁勒等等的情况,为研究南北朝民族史的珍贵资料。有明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百衲本等,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北面御帐官

    契丹官署类称。《辽史·百官志》称:“辽之先世,未有城郭、沟池、宫室之固,毡车为营,硬寨为宫,御帐之官不得不谨。”契丹开国后,皇室仍常年不在京城,随四季迁徙,主要担负御帐警卫与侍理皇室日常起居任务的官署

  • 闻国兴

    清光绪年间贵州苗族地方官。又名小播五。贵州都江厅(今三都东南)人。苗族。曾参加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后降清,并助清军镇压都江、古州(今榕江)等地苗族起义军。光绪年间(1875—1908),累官至古州镇

  • 安克帖木儿

    ?—1404或1405明哈密王。蒙古贵族。元封肃王※纳忽里弟。明洪武后期(一说二十五年,1392),兄卒,继为肃王。成祖即位,遣使赴哈密抚谕,许其以马市易。永乐元年(1403),遣使马哈木沙、浑都思等

  • 涓奴部

    见“消奴部”(1933页)。

  • 兴京

    ①地名。原称赫图阿拉。满族肇兴地,后金都城,故址为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明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东北极大部分女真人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天命三

  • 客卜帖兀勒

    蒙古语音译,意为“宿卫”。为蒙古“怯薛”(禁卫军、护卫军)的组成部分,履行夜间警卫大汗斡耳朵(帐殿)之责。宋嘉泰四年(1204)成吉思汗征乃蛮部之前始建,以80人充任。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

  • 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五世

    见“阿旺图丹旦白尼玛”(1251页)。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特斯河源。东至库兰阿济尔噶山接乌梁海游牧界,西至达罕德勒接本部中右翼末次旗界,南至桑锦达赉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北至伯尔克山接军台及俄罗斯边界。有佐领2。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

  • 温慎

    即“许兀慎”(921页)。

  • 闼卢摸末

    唐代吐谷浑王子。可汗※诺曷钵与弘化公主次子,※慕容忠弟。受唐封右武卫大将军、梁汉王。唐永徽三年(652),母弘化公主为其向高宗请婚,获允,帝以宗室女封金明县主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