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助役

助役

亦称义役。指元代地方民户量资产多寡,各出一定数量田土或钱钞,以田土所产或钱钞利息津贴杂泛差役应役者,使其不致因繁重役务负担,倾家荡产。初由民间自行措置,后由官方加以规定。延祐五年(1318),规定浙西地区有田百亩以上者均须出田助役。至治三年(1323)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此法,规定助役田(钱)由应役者轮流掌握,但实际上多由地方豪强大户支配。

猜你喜欢

  • 突厥文

    公元7—10世纪古代突厥、回鹘、黠戛斯人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过的卢尼文外观十分相似,而且用该种文字书写的碑文主要是在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所以

  • 耶莫

    彝语音译。解放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彝族奴隶社会的财富级别之一。根据各户占有生产资料和单身奴隶的多少,由家支头人议定而划分。不问血缘等级,只论财富多少。属上等户,拥有财产标准为:土地3—5石种子;羊6

  • 尼母曷烈因稍瓦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尼母曷烈因稍瓦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抹里。又,辽道宗※太和宫

  • 晋王

    ①西夏封爵。西夏贞观三年(1103)崇宗李乾顺弟察哥建议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平居带弓而锄,临战则分番而进。乾顺嘉其策,封此爵。②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元二十九年(1292)

  • 则羔利

    朝鲜语音译。即朝鲜族男、女穿的短上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均为斜襟,无纽扣。穿时,将前襟交叠,以长布带在一旁打结。男子上衣较女子的长些,袖口也宽。女子的上衣较短,仅及胸部。袖子在肘关节以下为上宽下窄。在

  • 坤不刻

    契丹语,意“鬼风”。按契丹习俗,凡遇旋风,双眼闭合,用鞭向空中打49下,口念7声“坤不刻”,以禳厌。

  • 阿术鲁

    蒙古国将领。又译阿察儿、阿只乃。斡剌纳儿氏。初事铁木真(成吉思汗),任博尔赤(司膳)。南宋嘉泰三年(1203),从战克烈部王罕,兵败合兰真沙陀,与铁木真共饮班朱尼河水誓盟。后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开禧二年

  • 海望

    ?—1755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乌雅氏。初任护军校、内务府主事、郎中。雍正八年(1730),擢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户部三库。九年(1731),授内大臣。同直隶总督李卫巡视浙江海塘工程,疏言改筑之法

  • 回缅官学

    学堂名,官办。清乾隆以后为在内府三旗内培训回、缅语文专业人才而特设的学堂。回文官学,原创设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属内务府,以司官2人管理学务。初选三旗幼童就读,学伊斯兰语文。于居京的新疆维吾尔族

  • 丹白尼玛

    1782—1853即七世班禅。又译丹贝尼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法名“罗桑巴丹丹白尼玛却勒朗结巴桑布”。生于后藏南木吉雄(今仁布境内)。巴丹顿珠之子。自幼聪慧灵异,清乾隆四十八年(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