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罕和卓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又译札干和卓。原名雅库布。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黑山派首领※达尼雅尔和卓长子。雍正八年(1730)左右,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授为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封建主内讧,与弟尤素甫和卓谋自立,为达瓦齐所怨。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奉命招抚南疆,遣兵与布拉呢敦战于乌什,兵败,退守喀什噶尔(今喀什)。后因部众哗变,走叶尔羌。复败,被擒杀。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又译札干和卓。原名雅库布。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黑山派首领※达尼雅尔和卓长子。雍正八年(1730)左右,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授为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封建主内讧,与弟尤素甫和卓谋自立,为达瓦齐所怨。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奉命招抚南疆,遣兵与布拉呢敦战于乌什,兵败,退守喀什噶尔(今喀什)。后因部众哗变,走叶尔羌。复败,被擒杀。
南北朝时蔡阳郡诸民族的总称。以郡名为族称。古泛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乃※巴和※槃瓠蛮之后裔。分布在今湖北省襄樊市东北。西魏大统五年(539),蛮王鲁超明内属,魏文帝以其为南雍州刺史,世袭其爵。十一
1361—1399明代蒙古可汗。全称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又译厄尔白克等。孛儿只斤氏。※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一作1391),兄※恩克卓里克图汗卒,无子嗣,于二十六年
见“沙陀”(1124页)。
湖名。亦作库库淖儿。蒙古语音译,意为“青海”。即今青海湖。蒙古宪宗四年(1254),蒙哥汗曾邀会诸王于湖西,并于日月山麓盟会祭天。元时环湖吐蕃诸部属脱思麻路所辖。
?—1099辽道宗朝大臣。名又记作特里特、特里得。契丹族。善阿谀顺色。清宁(1055—1064)年间,累迁北面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依附权臣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成心腹。大康三年(1077),乙辛诬太
契丹军名。契丹在与宋战中,所获归降者分置二部,一为四捷军,一为归圣军。《辽史·百官志》载有四捷军都指挥使司,属南面军官职。
朝鲜族祭祀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从冬至数起第105天为寒食日,为清明前一日。是日,人们携带供品纷纷到祖先坟地扫墓祭祀。此俗可能源于汉族之“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国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隐居山中
马名。党项羌善养马。党项族居住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横山(今陕西横山县)、天都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西北)一带都是著名产马地区。马多而品种优良,唐代诗人元稹有“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至顺元年(1330),改麓川路军民总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改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
明代藏区地方官署名。洪武七年十二月(1375.1)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境。其建置等情况史籍失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