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刘赟

刘赟

?—951

五代后汉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北汉世祖刘崇之子,后汉高祖※刘知远侄(一说族侄),深受叔信爱。乾祐元年(948),拜武宁节度使驻徐州。二年,加同平章事。三年(950),隐帝刘承祐被杀,郭威入京师开封,见众臣无立己之意,又忌后汉宗室刘崇、刘信、刘赟握重兵在外,故阳称辅赟为帝,遣太师冯道传太后旨迎之。赟留右都押牙巩延美等守徐州,从彭城西赴大梁(开封)。至宋州,“澶州兵变”已拥郭威为帝,遂被幽于外馆。寻降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封湘阴公。后周广顺元年(951)正月,其父向郭威索之不给。父称帝于晋阳,建立北汉。他遂被杀于宋州。

猜你喜欢

  • 都兴阿

    ?—1875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郭贝尔氏。字直夫。博多欢次子。道光九年(1829),由荫生授三等侍卫。十七年(1837),晋二等侍卫。咸丰三年(1853),从僧格林沁赴天津,堵击太平天国北伐军,击

  • 格崩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佩戴的一种头饰。早年为天然竹条简单加工而成的环状器,罩在前额,起到方便劳动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随着纺织业的出现和金属的传入,男子格崩改用布料,即将长条状的布盘在头上,老年尚黑色

  • 斛律洛阳

    北魏末年山西地区起义首领。西部敕勒斛律氏。孝昌二年(526),乘六镇大起义之势,率众于桑乾(今山西山阴县西南)西起义,与河西牧子(费也头)起义遥相呼应,互为犄角。三月,被游击将军尔朱荣击败于深井(山阴

  • 明悉腊

    吐蕃大臣。又作名悉腊。娘氏人,唐时译作“明氏”。吐蕃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任御史及政令。晓书记,通汉文,久居长安,致力唐蕃和好。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奉赞普命,赴唐求婚,至长安,受

  • 阿鲁古列

    即“石抹卞”(451页)。

  • 韦银豹

    ?—1571明代广西壮族农民起义领袖。古田县凤凰村人。壮族。家境贫寒,自幼帮人放鸭、扛活为生。早年随父※韦朝威参加反抗明朝官府的斗争,其父被俘遇害后,决意为父报仇。正德十三年(1518,一说正德十五年

  • 阿琼南宗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安穹南宗寺”、“安俊寺”等,藏语称“南宗桑俄合丹吉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在青海尖扎县。为青海地区古老之宁玛派寺院。历史上与今海东之夏宗、普拉央宗和海南之智革尔贝宗,同称

  • 高塞

    ?—1670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自号敬一主人。太宗※皇太极第六子。初封辅国公,康熙八年(1669),晋镇国公。居盛京,读书医无闾山,嗜文学,弹琴赋诗,著有《恭寿堂集》(《啸亭杂录》作《寿祺堂集

  • 于烈

    437—501北魏大臣。代人。鲜卑万忸于氏(后改为于氏)。新安公于栗䃅孙,尚书令于洛拔长子。善射。少拜羽林郎。孝文帝即位后,累迁司卫监、侍中、殿中尚书。时孝文帝幼冲,冯太后称制,赐以金策

  • 南夷道

    古道名。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纳唐蒙建议,设置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征发士卒修筑此道,从僰道(宜宾)修至夜郎牂牁江(北盘江)流域。自此向西可直抵滇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