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功德司
或作僧人功德司,西夏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的功德司之一。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与住家功德司共设6国师合管,另单设6接住纳言处、6承旨、2都案、6案头。
或作僧人功德司,西夏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的功德司之一。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与住家功德司共设6国师合管,另单设6接住纳言处、6承旨、2都案、6案头。
见“什和勒伯克”(317页)。
民国初年达斡尔族部分上层人物提出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后,孙中山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政治主张。北洋军伐在东北地区推行对少数民族实行掠夺和愚昧的民族压迫政策,致使达斡尔族知识青年,只
见“狐偃”(1481页)。
西夏军职名之汉译名,又称敢卜、绀孛、臧卜、甘卜、甘普等,多指地方守将军职,西夏人多以此为名。一说采自吐蕃“赞普”之徽号而用之。
见“西京”(690页)
唐代云南大理古塔。亦称灵塔、灵骨塔、相传建于南诏王劝利晟时。故址在大理市(下关)北斜阳峰下宝林村后。此塔为纪念斩蟒英雄※段赤城(白族先民)而建。据《南诏野史》、《滇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称:南诏时,
元朝大臣。字敬臣,号山斋。畏兀儿人。大司徒※阿邻帖木儿长子。能诗文兼工大字,精通畏兀儿文和蒙文,为惠宗妥懽帖睦尔之师。惠宗即位后,深受礼遇,入侍禁中。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中书平章政事、大司
古道名。又作零关道、零官道、西夷道、洱海道。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时,为加强中原与西南民族地区的联系,命司马相如筑,自今四川大渡河南岸通向西昌平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通灵关道,桥孙水(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笼哥儿,华言风轮也。”藏语Hlung khor,意为“风轮”,举行法事时,书写经咒于布,制成圆筒,中贯以轴,插于屋
?—1863清宗室、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和硕成哲亲王永鼕孙,多罗贝勒绵懿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应封宗室授头等侍卫。道光十三年(1833),置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次年,赴山东、河南查阅营伍,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