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八府宰相

内八府宰相

元朝官署名。掌诸王事宜。成宗大德九年(1305),以灭怯秃等8人充任。掌诸王、驸马、宗姻、朝觐傧介之事,并与蒙古翰林院官共同译写润色诏令。因“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特宠之以是名”(《元史·百官志三》)。无授受宣命,秩视同二品。

猜你喜欢

  • 回跋城

    古地名。因城近回跋江(今辉发河)而得名。为渤海诸城之一,属长岭府,故址在今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东北辉发城屯。天显元年(926)辽灭渤海后,已降府州不久复叛,辽将康默记等在破渤海鸭渌府援军后,进破回跋城即

  • 怯怜口

    蒙古语音译,意为“家中儿郎”。原为草原部落贵族家中僮仆,随蒙古兴起及元朝的建立,皇室、诸王、勋贵通过掳获、分封、招收、影占等方式,占有大批人口,作为私属人户,谓之“怯怜口”。多为工匠、护卫、猎户、鹰人

  • 輋官

    参见“抚瑶土官”(1053页)。

  • 河蛮

    古族名。亦称西洱河蛮。属白蛮。“松外诸蛮”之一部。唐初即分布于今云南洱海地区,与当地六诏乌蛮并存。系不断迁入的汉族与当地白蛮等融合而成,故“自云其先本汉人”,语言、生产及习俗等亦与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

  • 基诺语

    我国基诺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境内,使用人口约1.8万。基诺语有攸乐和补远两个方言。方言间差别不大,基本可以通话。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

  • 亦鲁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伊鲁河卫,并说清代伊鲁河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兴喀湖南,又说辽宁铁岭县城南亦有伊鲁河或书作懿路河。

  • 外婚制

    亦称“族外婚”。一种从自己所属社会集团之外选择配偶的制度。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发展演变流行至今。外婚制是氏族产生的前提和标志。最初由于分工和生存的需要,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原始血缘群体逐步由近及远排

  • 万丹

    见“悉万丹”(2077页)。

  • 大朱留王

    即“大武神王”(93页)。

  • 积石山驿道

    明代驿道名。明初于积石山(在今青海东南部)设银川驿和长宁驿。中为“马递”、“步递”、“急脚递”所循的驿道。从河州城(今甘肃临夏西南)出发,西行40里至银川驿(今积石山铺川乡),再行80里至长宁驿(今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