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

南北朝和隋唐时乐舞曲名。以语兰陵武王高长恭入阵勇战状而得名。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王高澄第四子,北齐王宣帝高洋侄。史称其“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惧,常戴面具出战。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九年,543),东西魏军在芒山(今河南永成县东北)大战,兰陵王为中军,率五百骑入西魏军,至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下,被围甚急,城上人不识,兰陵王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为《兰陵王入阵曲》共歌之,后流行于时。舞者戴假面具,紫衣金带,手执金桴,摹拟兰陵王上阵指挥、击刺姿态。虽属软舞范围,但威武雄壮,为融合北方民族歌舞艺术的结晶。唐代称此乐舞为《大面》(见《旧唐书·音乐志》及唐崔令钦《教坊记》),亦称《代面》(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又以《兰陵王》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3段130字或131字。

猜你喜欢

  • 耶什它姆

    长犴皮裤。鄂温克语音译。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传统下装。分长短两种,此为长裤,秋冬穿;短裤称“和勒刻衣”,夏季穿用。

  • 榆溪州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州。位于今土拉河南。以契苾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契苾部首领车苾为刺史。隶燕然都护府。

  • 府江纪事

    明朝镇压府江两岸瑶壮农民起义纪事。1篇。明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汉族)撰。作于隆庆二年(1568)十二月作者为广西兵备佥事任内。内容记府江(即漓江从桂林到平乐的一段)两岸瑶、壮民族

  • 哈木把都儿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简称哈木儿、哈木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四子。驻牧于山西偏关西北边外擦哈把剌哈素,距明塞160余里。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西新平市口等处与明朝互市。

  • 苏尼特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牧地东界阿巴噶右翼旗,西界苏尼特右翼旗,南界察哈尔正白旗,北界大漠。元为兴和路地,明为成吉思汗后裔所居,至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号所部曰苏尼特。再传至

  • 康果礼

    ?-1631后金将领,十六大臣之一。满族。那穆都鲁氏。世居那穆都鲁(前苏联滨海边区乌苏里斯克附近),以地为氏。东海瓦尔喀人。原为绥芬路(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屯长。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努尔哈赤令

  • 石砫宣慰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天启元年(1621),由石砫宣抚司升置。以原宣抚使马千乘子马祥麟晋为宣慰使,治石砫(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管辖溪洞蛮民(今土家族等)。明隶重庆府(治今重庆市区),清隶夔州府(治

  • 吉克美丹巴嘉措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察木多杂足补拖人。藏族。西藏察木多地区帕巴拉活佛六世。住察木多地区格鲁派最大之降巴林寺。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护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由青海入藏,途经察木多,以支应进藏官兵乌

  • 旧土尔扈特部南路汗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一称珠勒都斯土尔扈特卓里克图汗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土尔扈特汗渥巴锡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及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驻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佐领50。

  • 散羊毛疙瘩

    旧时云南宁蒗地区普米、纳西族人民反抗土司压迫时的联络讯号。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羊毛绳上打上结,结的数目表示联系村寨的数目。将其逐村逐寨传递,每到一村寨,便解开一个结,继续传递,直到将所结疙瘩解完;另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