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等各族人民大起义的简称。北魏初期在京都平城北,阴山一带建立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军事重镇,屯兵驻守,居有鲜卑、汉、匈奴、敕勒、吐谷浑、杂胡、江淮之蛮等。正光四年(523)冬,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建政权,号真王元年。六镇“华夷之民”纷起响应,屡败魏军,揭开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序幕。次年,高平镇民赫连恩等推敕勒酋长末※胡琛为高平王,以应拔陵。秦州羌族※莫折太提也率众起义,自称秦王。孝昌元年(525),北魏邀柔然阿那奓自武川西攻沃野,大败义军,并驱20万降众就食于冀、定、瀛三州。同年八月,柔玄镇鲜卑化匈奴人※杜洛周(一说为敕勒人)又率六镇降户举义于上谷(治今河北怀来东南)。其间,稽胡※刘蠡升也在云阳谷(今山西左云县)举兵反魏。次年正月,五原降户※鲜于修礼(鲜卑化丁零人)率北镇流民起义于定州左城(今河北安平县一带,一说即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众至10余万。八月,鲜于修礼被部将所杀,葛荣(一说鲜卑人)继领其众,自称天子,国号齐,建元广安。武泰二年(528)二月,葛荣击杀杜洛周,并其众,占有幽、冀、定、燕、瀛、相等州,有众数十万。八月,葛荣率众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为尔朱荣所破被擒,余众悉降。随着这支起义军的失败,其他各地的反魏斗争也陆续被镇压。起义历时五年,席卷北方,给北魏以沉重打击。

猜你喜欢

  • 鲁凯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1万多(1975年)。分布从卑南主山的南部到大武山以北的地区,包括环绕浊口溪、隘寮溪及大南溪上游山地,分属今屏东县的三地、雾台,高雄县的多纳及台东县的卑南、大南诸乡。据

  • 伯都

    元朝大臣。哈剌鲁氏。集贤大学士※曲枢长子。早年与父侍从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即位,授翰林学士,迁典宝监卿、治书侍御史。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荣禄大夫,遥授中书平章政

  • 春水秋山

    原为契丹皇帝春猎之水与秋猎之山的统称。渐以指代皇帝春秋行猎之事。契丹民族喜猎,皇帝尤之,更受长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影响,为避夏暑冬寒,皇帝一年大部分时间不在京城,而在外地落帐,称为捺钵,主要臣将扈从

  • 彭万里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元末,为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安抚使。洪武元年(1368),遣子彭德胜奉表贡马及方物于明廷。六年(1373),归附明朝,诏升安抚司为保靖宣慰使司,授宣慰使,领白崖、大别、大

  • 纪而毕部

    见“糺而毕部”(1276页)。

  • 宇文周

    即南北朝时期的周朝别称。以皇室为鲜卑宇文氏(其先为匈奴苗裔)而得名。参见“北周”(527页)。

  • 剑河县

    地名。位于贵州东南部。为苗族聚居区之一。元代属楠木洞长官司,隶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1368—1398)初,置赤溪湳洞蛮夷长官司,旋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1414),属新

  • 硕詹

    1600—1663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富察氏。世居纳殷。佐领舒穆禄之子。天命(1616—1626)年间,由佐领升参领。天聪五年(1631),同参领杭什木等略明边有功。八年,予骑都尉世职。崇德元年(

  • 降喀宗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相当于县。亦作江卡宗,绛喀溪。宗衙门驻降喀村,故名。藏语音译,意为“远舍”、“远处的房子”。19世纪中叶设置。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门隅中部的章玛河沿岸。1853年,清朝

  • 狐鹿姑单于

    ?—前85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且鞮侯单于长子。原为匈奴左贤王。武帝太始元年(前96),父死,弟左大将嗣,旋受弟禅让,得嗣位。以弟为左贤王,以待传位于弟,不数年,弟死,更立己子为左贤王。征和二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