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六诏

六诏

唐时对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周围乌蛮六部落的总称。“”义为“王”或“首领”。其名称诸书所载不尽相同,一般多取《蛮书》、《新唐书》作:蒙巂诏(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上半及漾濞、永平一部分)、施浪诏(今洱源三营及鹤庆、剑川一部分)、邆赕诏(今邓川县境)、浪穹诏(今洱源县境)、越析诏(今宾川县境)、蒙舍诏(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下半及南涧彝族自治县一部分)。《通鉴》据《云南别录》,六诏作:蒙舍、蒙越、越析、浪穹、样备、越澹。今人研究认为“蒙越”相当“蒙巂”,“样备”相当“施浪”,“越澹”相当“赕”。初六诏兵力相埒,莫能相一,各有其长,故历代因之,以分其势。蒙舍诏在诸部南,故又谓之南诏。唐开元十八至二十五年(730—737),南诏主皮逻阁在唐支持下相继兼并六诏,形成为统一势力。

猜你喜欢

  • 藏语音译,吐蕃奴隶制社会中奴隶阶级的统称。此称出现较早,据史载,大约在止贡赞普时已有此种称为“阐”的奴隶出现。至囊日松赞(吐蕃王朝创建者松赞干布之父)时,此种奴隶已成为普遍现象,且从单个奴隶的“阐”,

  • 中和节

    见“辖里尀”(2445页)。

  • 木高

    1515—1568明代云南丽江土官。原名阿公阿目,字守贵,号端峰。纳西族。丽江知府※木公长子。嘉靖三十四年(1555),袭父职。武勇有谋,曾奉明命多次用兵金沙江北部和澜沧江地区,与吐蕃争夺领地,建寨戍

  • 天祚文妃

    见“萧瑟瑟”(1999页)。

  • 达扎路恭

    吐蕃大臣。全称思兰·达扎路恭,又称论悉诺罗,一说即唐书之马重英。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大臣。曾因崇信本教反对兴佛遭流放,后改信佛教。赤松德赞未掌政时即得到其支持,消灭臣下叛乱,故深

  • 拔火桩

    旧时云南碧江怒族地区裁决案件的一种习惯法。俗称“神判”。通常用以处理较大而又没有足够证据的案件。由头人主持裁判,当事人双方筹集相等数目的牛只或其他财物,届时亲友邻居到场。裁决方法是,把一条长约60—7

  • 段思英

    五代十国后期云南大理国第二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思平子。为王储时, “素不肖”,其父常欲废之,不果。后晋开运元年(944),父卒,继王位。二年,改元文经。即位后淫戏愈甚,被其叔段思良(段思胄)夺位

  • 果尔沁

    ?—1670清初将领。蒙古族。瓦三氏。※阿尔沙瑚侄。初仕后金为牛录额真。崇德八年(1643),叔死后,袭世职一等甲喇章京。顺治(1644—1661)初,随军入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升镶白旗蒙古梅勒章

  • 乌蛮七部

    唐代部落名。为东爨乌蛮的主要部分。一曰阿芋路,居曲州(治今云南昭通市,后废)、靖州(治今云南大关县附近,天宝末废)故地,即今云南鲁甸境;二曰阿猛,(或作阿旁)居今云南大关县城区;三曰夔山(约在今昭通市

  • 速仆丸

    即“苏仆延”(10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