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番招讨使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地方官署名。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仍以帝师领院事。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下设六番招讨使司,以雅州严道县(治今四川雅安里)、名山县(治今四川名山县)隶之。下设达鲁花赤、招讨使、经历、知事各1员。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地方官署名。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仍以帝师领院事。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下设六番招讨使司,以雅州严道县(治今四川雅安里)、名山县(治今四川名山县)隶之。下设达鲁花赤、招讨使、经历、知事各1员。
藏语音译。旧时藏族地区寺院“译仓”主持者的称谓。系终身职,由寺院大活佛委任本人的兄弟或近亲充当,不经选举考试。掌管寺院行政与经济大权,管辖下属寺院,可派代表到部落办事。兼管司法、监狱。地位仅次于活佛,
1865—1953近代武术家。俗名“尕爷”。青海民和县人。回族。生于武术之家,幼随堂叔马梅亭习艺,民国初年起,先后从师兰州古城王氏、门世杰、张百川等习分手八快、排子、周家母子等拳及撕拳、登州锤等,博采
书名。记录白族古代民间传说的史籍。无名氏撰。康熙四十五年(1706)孟夏,大理圣源寺住持寂裕刊刻。内容为“白子国”创始起源,观音十八化等神异故事,摘译自白文※《白古通记》。为现存记载大理白族古老神话传
见“耶律弘基”(1308页)。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特斯河源。东至库兰阿济尔噶山接乌梁海游牧界,西至达罕德勒接本部中右翼末次旗界,南至桑锦达赉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北至伯尔克山接军台及俄罗斯边界。有佐领2。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
?—1139金宗室、开国功臣。本名讹鲁观,亦作蒲路虎。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子。有勇力,善射,关心百姓疾苦,博得各族支持。天会十四年(1136),为东京(今辽阳市)留守,镇治渤海。天眷元年(113
参见“俍人”(1687页)。
明代在乌蒙彝族地区的建制。该地为窦地甸。唐时乌蛮笃慕(仲牟由)之裔阿统始迁于此地,至其十一世孙名乌蒙者始强,因号乌蒙部。宋时封酋长阿杓为乌蒙王。元初归附后置乌蒙路,隶云南行省。元末酋长阿普任总管。明洪
云南洱海地区白族传统体育盛会。传说南诏时代青年段赤诚与害民的蟒蛇同归于尽后,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洱海沿岸的百姓都要驾船进洱海游玩。特别是八月初八(段赤诚遇难日)这天,村村寨
即“斡剌纳儿”(24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