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思哈

八思哈

官名。又译巴思哈黑。突厥语,意为“镇守者”,即蒙古语“达鲁花赤”的同义词,与阿拉伯语之“莎黑纳”义相同。王磐《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载:“国朝之制,州府司县各置监临官,谓之达鲁花赤”。《世界征服者史》谓:蒙古人每“攻占一些地方,置八思哈镇守。”约翰·普兰诺·加宾尼《蒙古史》亦称:在蒙古人统治的国家里,“他们派自己的人去当巴思哈黑或总管。”其享有极大权力,“任何城市或国家的居民不遵照这些巴思哈黑的意志去做,后者就控告他们不忠于鞑靼人(蒙古人),其结果,那个城市或国家就被一支鞑靼人的强大部队所破坏,居民们被杀死。”一说其意为“理民事、掌赋税之官”(《蒙兀儿史记》卷29)。西辽、伊儿汗国等均置是官。对其执掌赋税的职权有严格规定,“不许于正额外多取一钱,违者诸蔑力、八思哈、必阇赤等处死”。(《多桑蒙古史》上册。)

猜你喜欢

  • 见“叟”(1703页)。

  • 昌八里

    见“张堡城”(1182页)。

  • 石抹宜孙

    ?—1359元朝大臣。字申之。契丹族。石抹氏。石抹也先五世孙。警敏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诗歌,袭父职为沿海上副万户,守处州(今浙江丽水)。及弟长,让职于弟,还居台州(今浙江临海)。顺帝至正十一年(135

  • 察瓦巴宿

    参见“八宿”(22页)。

  • 撞丁

    南宋壮族兵丁称谓。亦称撞军。《续资治通鉴》卷110提及:绍兴二年(1132)闰四月,“会张宪与撞军统制王经皆至, (杨)再兴屡战,又杀(岳)飞之弟翻”。证明当时“撞军”曾隶属于岳飞部。又李曾伯《可斋杂

  • 腊颇

    景颇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盈江一带景颇族村寨专管农事和根据时令主持农田坡土和封土仪式的人。当地景颇族人在春耕开始前必须举行破土仪式,秋收后又得举行封土仪式。封土仪式后至破土仪式前,任何人不准动土,为土地休

  • 八旗官学

    清代学校的一种。清制“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学校教育也按旗制编组,由国家官办。初建于天命年间(1616—1626),清太祖曾旨令巴布海、专退、萨哈连、武巴泰、雅祥额、阔倍、札海、欢岱8位师傅“善教”

  • 镇西府学

    清代新疆官学名。校址在府所在地(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置。每年通过考试录取文童3名,武童3名。有教授1员。

  • 闼林

    即“挞林”(1619页)。

  • 非恩

    旧时云南德昂族的婚姻习俗。德昂族原存在有舅父的女儿要同姑母的儿子结婚的习惯,为古老血缘婚的遗迹。随着个体家庭的发展,舅父之女常常拒绝同姑父之子结婚。这时,如外嫁,按例应将收入身价的1/3送给姑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