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

?—1865

清朝将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科尔沁左后旗东北)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道光五年(1825),承袭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爵。后授御前大臣、蒙古正蓝旗、满洲镶白旗都统。咸丰三年(1853),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河南。他奉命同左都御史花沙纳负责京城各旗营防,并疏陈稽察章程12条,被采纳。不久,受命为参赞大臣,率蒙古骑兵与钦差大臣胜保,奉命大将军惠亲王绵愉率师出御并堵击北伐军。次年,督军炮毙吉文元。五年,于河北连镇俘林凤祥。胜保因兵败被革职后,他节制诸军至山东高唐州追击太平军,于荏平县冯官屯杀害李开芳。封博多勒噶台亲王,世袭罔替。八年(1858),任钦差大臣,督办军务,抵御英国侵略军侵犯天津海口。后因直隶总督谭延襄海口疏防,炮台失陷,英船驶入内河。九年,指挥大沽口海战,大败侵略军。十年,以英法联军复入侵,北塘、大沽口相继失陷,毁圆明园,革内大臣、都统职,带兵留守通州,仍领钦差大臣关防。后督军南下,于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省残酷镇压捻军,历时6载。曾屡被赖文光、张宗禹所败。同治四年(1865),于山东曹州(今菏泽)高楼寨附近的吴家店被农民军宋景诗部和捻军包围、击毙。谥忠。

猜你喜欢

  • 牢姐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牢羌。原居湟中。西汉元鼎五年(前112),与封养种羌解仇结盟,参加先零羌发动的起义,与匈奴通,合兵10余万,攻汉屯田区令居(今甘肃永登东南)、安故(今甘肃临洮东南),围�

  • 太平寰宇记

    书名。宋乐史撰。200卷。记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平定闽、粤和北汉后的中国地理情况。其中卷1至卷171载宋11道疆域,卷172至卷200记周边各族情况。收录资料颇称繁富,考据亦较精详。各

  • 诺伯

    彝语音译。又作诺波。“诺”意为“黑彝”, “伯(波)”意为“好”,全意为“好黑彝”或“好骨头黑彝”。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奴隶主以血统划分的奴隶社会阶层之一。是奴隶主阶级血统论的产物。黑彝奴隶主自诩骨头和

  • 西克辛佛教寺院

    又称锡克沁千佛洞、焉耆明屋。“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为古焉耆国的佛教遗址。位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42公里处。分南北两区。大殿、佛塔、僧房均为土坯建筑,均已颓圮。出土大量佛头像、壁画残片

  • 金筑长官司

    见“金筑安抚司”(1480页)。

  • ?—公元9年西汉时西南夷鉤町王。夜郎国鉤町(包括今云南广南县境)人。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改汉制,贬鉤町王为侯。邯怨恨,被牂柯大尹周钦(又作歆)诈杀。后三边蛮夷尽反。

  • 乞伏益州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陇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鲜卑人。乞伏氏。西秦主乞伏乾归宗亲。受封秦州牧。西秦太初七年(394),以前军将军职领兵救援前秦苻登,拒击后秦姚兴,不久,苻登兵败被杀,遂引兵还。同年,受命

  • 只没

    见“耶律只没”(1308页)。

  • 图鲁拜琥

    ①见“图鲁博罗特”(1438页)。②见“固始汗”(1431页)。

  • 橐离

    东北古国名、古族名。一作索离、稿离、橐离。来源史无明载,一说是东夫余被高句骊灭后北逃的一支。所指和所在无定论,一说当即北夫余,或其先世,地在今嫩江以东,东流松花江以北的呼嫩平原,中心地在乌裕河流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