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族土司训条

傣族土司训条

傣文文献。于云南西双版纳勐遮地区收集。内载土司告诫百姓的训条,对研究傣族社会历史及土司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内称:当用的不用,不当用的又用;当说的不说,不当说的又说;当做的不做,不当做的又做,是不对的。该造桥的地方不造桥,不该造桥的地方却造桥;不是寨子的地方,偏要修房子,是寨子的地方偏要开田,是不对的。不是头人,偏要装作头人,是不对的。不能把只有五十丈高的地位,提高到一百丈,把一百丈高的地位,降低到五十丈。是小等级,不能自以为是大等级,是老鲊,不能说自己是老叭,是什么等级的人,就说是什么等级。寨边、龙山上的树应保护,不能砍。森林中不能砍树、垦地、盖房子。佛寺对面、侧面及龙山上不能盖房子,不要和鬼、神、佛抵抗。没有信义,好吃懒做,自高自大的人,别人是看不起的。肯助人,是会受人尊敬的。不要破坏别人的东西。不能因为送给别人两元,就借别人八元不还,借是借,送是送。不能因想得别人的产业(绝嗣),就说是那人的亲友。不要和流氓作朋友。不要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等等。

猜你喜欢

  • 梁柱

    宋代骨科医生。原籍西域。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定居开封,任金疮科医御医,专台跌打损伤。其后人世代为回回接骨医生,至今已历27代。

  • 那克楚

    参见“那曲”(927页)。

  • 海古拉

    阿古柏反动政权军官。一译哈克·库里伯克。乌兹别克人(一说塔吉克人)。※阿古柏第三子。清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随父侵入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光绪三年(1877)春,受命守托克逊。清军进剿,逃喀喇

  • 雅发罕鄂伦春

    清代对散处山野以纳貂为役的广大鄂伦春猎民的称呼。亦作“雅发哈俄伦春”。“雅发罕”,满语音译,意为“步下”或“步行的”。因其出猎少马多步行,故称,以区别于被调充驻防骑兵之※“摩凌阿(骑马的)鄂伦春”。后

  • 恩道

    景颇语音译,意为“叫寨子的人”。系指过去景颇族村寨中负责传达山官命令和通知有关全寨公共事务的人。到了给山官或傣族土司出负担时,就在全村寨各处呼喊;某家盖房需要大家帮助,也由他负责通知。山官划出若干水田

  • 南甸安抚司遗址

    在今云南梁河县县城遮岛街。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为宫殿式建筑,由一进四堂五院和南北厢房组成,另有胭脂楼、戏楼,共百余间,占地9380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土木结构,筒瓦盖顶,八方砖铺地

  • 萧景纯

    见“萧永祺”(1993页)。

  • 毕贺咄叶护

    见“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5页)。

  • 麻丹毕

    参见“托高会”(752页)。

  • 拓跋翳槐

    ?—338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郁律长子。曾居于舅家贺兰部,受到蔼头等保护。东晋成帝咸和四年(329),从叔拓跋纥那被迫出居宇文部,遂为贺兰及诸部大人拥立。遣弟拓跋什翼犍率5千余户至襄国(今河北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