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国正
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七年(1650),由贡生授无为州知州。十二年(1655),升大名府知府。十六年(1659),分巡南韶道。十七年,分守延绥,调淮海。康熙三年(1664),升安徽按察使。十三年(1674),迁江西布政使。次年,任江西巡抚。与将军舒恕、总兵哲尔肯等合力征剿吴三桂叛军,连战克捷,叙功加兵部右侍郎。升兵部尚书,授一品阶。十八年以病致仕。四十六年卒,崇祀江西名宦祠。
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七年(1650),由贡生授无为州知州。十二年(1655),升大名府知府。十六年(1659),分巡南韶道。十七年,分守延绥,调淮海。康熙三年(1664),升安徽按察使。十三年(1674),迁江西布政使。次年,任江西巡抚。与将军舒恕、总兵哲尔肯等合力征剿吴三桂叛军,连战克捷,叙功加兵部右侍郎。升兵部尚书,授一品阶。十八年以病致仕。四十六年卒,崇祀江西名宦祠。
撒拉族民间弹拨乐器。流行于青海循化、化隆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据《清实录》载,其制作在清代“以铁为之”。今系以铜或银打制而成,呈马蹄形状,直径约1寸左右,重不到5克,中间放置一根又
渤海王国官员。文王大钦茂时官归德将军。唐乾元元年(日天平宝字二年,758),为聘日副使,与正使杨承庆等23人随日来使赴日答聘并吊日皇丧。九月,在日越前国登陆,十二月,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次年正月,
见“觉行国师”(1754页)。
即“掩㴲水”(2037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之甫门河卫作佛尔们或佛称们河卫。
藏语音译,又称“车德勒空”。原西藏地方政府两大管理机构拉哈和孜恰中的孜恰,设在布达拉宫,主管发放贷款和为达赖喇嘛及时收支财物等事务。其收入来源,是经营部分庄园、牧场,收取高利货利息等,设僧官两名作总管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镇南王※脱欢孙,脱不花子。泰定二年(1325),父卒,年幼,以叔父帖木儿不花袭王位。天历二年(1329),袭父爵,镇扬州。至正七年(1347),奉命平定集庆起义军,继与叔父威
又称唐古特、唐兀惕。元代对党项人的称呼。系对党项(tangut)一词的音译。又兼称党项人所建的西夏国。因西夏国领土主要在河西,也称河西,或译为合申。元代唐兀人还保留某些原来的民族文化习俗,使用西夏文。
清嘉庆年间傈僳族抗清斗争。又称维西起义。嘉庆六年(1801),云南丽江府维西(今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区发生灾荒,傈僳族农民向康普、古刹二寨土司借粮度荒。土司等不但拒借,反诬傈僳族领袖沙尼(巫师)恒乍绷
清代学者。字西斋。江苏青浦人。生于清嘉庆、道光之际(1796—1850),渊源家学,好为古文,中年后尤殚心史学,积十数年之功撰※《西夏书事》42卷。另撰著有《廿二史金石考异》、《明史纪事本末》、《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