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佛宫寺释迦塔

佛宫寺释迦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俗称天柱。因全部以木结构建成,又称应县木塔。座落在今山西应县城西北隅。总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为我国现存最古的一座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宁二年(1056)(一说建于后晋天福年间,辽清宁二年重修),辽道宗赐额“释迦”。塔下寺院金时称宝宫禅寺,拥地40余顷,规模宏大。极盛时,有寺僧数百人。明时更今名。至清,规模大为缩小,同治五年(1866),大殿遭毁。塔建4米高台之上,外形恢宏,特点鲜明。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实九层,中有四暗层;因首层重檐,遂为六檐。整体庞大,然各层屋檐上配以向外挑出之平座与走廊,以及攒尖塔顶与向上铁刹,外观不感凝重,予人以雄奇华美之形象。仰望是塔,层层斗拱,八面勾栏,重重迭迭,似莲花盛开,故有人诗赞:“远看擎天柱,近视百尺莲。”塔上悬有“百尺莲开”匾。全塔木结构,运用54种斗拱,筑造手法多样,可谓集斗拱之大成。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塔内每层皆有塑像,底层塑像高约10米。内壁间有壁画。像、画皆为典型契丹时代风格。木塔建成至今近千年,经多次地震,据《大同府志》载:元顺帝“至元间,地大震七日,房屋尽圯,塔屹立不动。”近年,邢台、唐山、内蒙古和林格尔地震,塔皆未损,令世人称奇。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建筑学的伟大成就。建筑界称其为“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在世界建筑设计史上占重要地位。1974年维修时。在塔内发现契丹时期抄刻的佛教经卷、绘画、佛像、七珍等珍贵文物160件,其中木刻板契丹藏,为首次发现。是塔建造,当地流传一动人传说,鲁班兄妹云游至应县,见人勤劳,欲建一座12层木塔,妹以夜做12双绣花鞋为赌,激兄一夜建成,五更时,鲁班尚睡而不动,至旦,妹见塔逐层上拔,益高,大叫一声,塔受惊飞去3层,落到内蒙古,至今留下9层。

猜你喜欢

  • 都雅

    参见“雅”(1774页)。

  • 镇雄土知府

    参见“芒部土知府”(679页)。

  • 石抹不老

    元初将领。契丹族。河中府船桥水手军总管※石抹按只子。至元十年(1273),父卒,代领军,从攻嘉定(今四川乐山)。十二年,克城,追斩宋将鲜于都统于大佛滩。继从攻紫云、沪、叙等城,屡建功。十五年,取重庆(

  • 慕家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境。本不受宋朝约束,且常纵火与杀掠宋朝边地居民,又与西夏梁乙埋勾结谋侵宋环州。宋知环州张守约遣兵剿之,擒其首领迎逋及部下36人,余200人逃奔西夏。宋元丰四年(108

  • 强白嘉措

    1758—1804即八世达赖喇嘛。又译绛贝嘉措。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托布加(今南木林境内)地方拉日岗。清公爵索南达吉之子。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5岁被乾隆帝所派章嘉呼图克图

  • 迎鼓

    古代夫余人的祭天节。据《后汉书》、《三国志》载,每年腊月(即农历十二月,一作殷正月),夫余人举族举行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之曰“迎鼓”。并于是时断刑狱,解囚徒。

  • 西室韦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因分布于室韦区域之西部而得名。其位置诸家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有详略之别。一般指其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一说在呼伦湖(池)至根河一段的额尔古纳河附近,一说还包括黑龙江上游地区。今有人认为,

  • 桐江集

    书名。元方回撰。8卷。作者以南宋严州守臣降元,任建德路(在今浙江新安江、湘江流域)总管。初编集于在任及解任留居时。建德滨桐江,因以名集。其人学问议论,一尊宋儒朱熹,崇正辟邪,不遗余力;为人行事见于周密

  • 骆谷城

    古地名。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集。前仇池国君主杨茂搜(296—317年在位)置。后仇池国君杨玄(425—429年在位)、杨保宗(429年在位)时曾镇据该地。北魏太平真君(440—451)年间,置骆谷戍

  • 伯德梅和尚

    ?—1195金大臣。泰州(治今吉林洮安东)人。奚族(一说女真)伯德氏。正隆五年(1160),充护卫,授曷鲁碗群牧副使。复召为护卫十人长,累迁复州刺史。明昌(1190—1196)初,任西北路副招讨,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