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伏连筹

伏连筹

?—529

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又作休留茂、休留残、休留成、休留代。姓吐谷浑氏。※度易侯子。北魏太和十四年(490)父卒,嗣立。受南齐封为镇西将军,领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因违魏孝文帝之命,称疾不朝,且修洮阳、泥和(均在今甘肃临潭附近)二戍,十五年魏遣将拔二戍。次年,遣世子贺鲁头朝魏,献方物。十七年 (493),魏封之为征西将军,领护西戎中郎将、西海郡开国公、吐谷浑王。在位期间,内修职贡,树置百官,外并戎狄,伐昌羌,西并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疆域东至叠川(今甘肃迭布东南),西邻于阗,北接高昌,东北通秦岭(今岷山一带),方千余里,使吐谷浑国进入鼎盛时期。与南北朝同时修好。梁天监三年(504),受梁封镇西将军,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同北魏、南梁贡使不绝,所贡犛牛、蜀马及西南之珍,无岁不至。十三年(514),征得梁武帝同意,于双方贸易集散地益州(今四川成都)修建九层佛寺一座,是为吐谷浑与佛教联系的最早纪录之一。因其地东临梁益州,常通商贾,益州民多慕利而往其境, “教其书记,为之辞译”。北魏正光五年(524)、孝昌元年(525),助北魏镇压秦州(治今甘肃天水)羌族莫折太提父子起义,收复凉州(治今甘肃武威)、河州(治今甘肃临夏东北)。永安二年(529)卒。

猜你喜欢

  • 理藩院

    清代官署名。综理民族事务及外交的中央机构。崇德三年(1638),更蒙古衙门设置。顺治十六年(1659),隶礼部。十八年(1661),改与六部齐等,设尚书、侍郎、额外侍郎等职官,以满族人为主,蒙古人为辅

  • 巴尔鲁克鄂拉

    准噶尔山名。意谓树木丛密。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东南。原为土尔扈特部驻牧地。明崇祯(1628—1644)初年,土尔扈特部西迁后,为辉特部所据。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归入

  • 完者都

    1240—1298元朝将领。钦察人。哈剌火者之子。以骁勇著称。宪宗六年(1256)从军。九年,从忽必烈攻宋鄂州(今武昌)。中统三年(1262),随军讨李璮于济南。至元四年(1267),从万户木花里略地

  • 耶律伯坚

    元初大臣。字寿之。契丹族。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人。史载其为人豪侠,喜交名士。受荐为宦,至工部主事。至元九年(1272),迁保定路清苑县尹。任内,谏大司农司解徐水之害,民得以安。又接民诉,禁权贵截

  • 闼卢摸末

    唐代吐谷浑王子。可汗※诺曷钵与弘化公主次子,※慕容忠弟。受唐封右武卫大将军、梁汉王。唐永徽三年(652),母弘化公主为其向高宗请婚,获允,帝以宗室女封金明县主妻之。

  • 可园

    清末成都京剧院。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约1885—1900年间)。由成都回人苏元泰(字玉阶)在北京聘请京剧艺人高云波、云兰波、陆树田入川,组建京剧班子“可园”,为成都最早的京剧院,破例接待男女观众,仅分别

  • 归田类稿

    亦名《张文忠公文集》。书名。元张养浩(1270—1329)撰。28卷。作者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字希孟。博通经史,经不忽木荐为御史台椽,复授堂邑县尹,有政声。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得罪权贵,后历官参议中

  • 李师白

    西夏大臣。夏仁宗时(1140—1193)官宣德郎,多次奉使金国。天盛十六年(1164)正月,使金贺正旦,礼对娴雅,金世宗嘉之,赐衣、帛、金银带、鞍辔、袱、绢、匣等物,其后遂为定制。十九年(1167)正

  • 辽文汇

    见“全辽文”(830页)。

  • 高宗诗文十全集

    书名。清乾隆帝弘历撰。彭元瑞辑。全书54卷,是乾隆帝有关“十全武功”的诗文汇集。中有初定金川诗34首,文2篇;初定准噶尔诗94首,文5篇;平定准噶尔诗222首,文9篇;平定回部诗421首,文8篇。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