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斯哈克拜克

伊斯哈克拜克

1902—1949

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又译伊斯哈克伯克,全名伊斯哈克拜克·穆依诺夫。新疆乌恰县人,柯尔克孜族。幼时就学于经文学校。16岁被荐举为部落伯克。1925年应募至边卡当兵并赴苏联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想。盛世才统治时期历任团长、旅长、乌恰县设治局长和伊犁哈柯文化促进会会长等职。1942年为逃避盛世才迫害再次赴苏。1944年6月,在塔什库尔干组织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同年11月,参加指挥解放伊宁的战斗。三区临时政府和民族军成立后,担任临时政府委员和南线武装斗争总指挥、民族军总指挥。1946年7月任新疆省联合政府委员及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8月,任“保卫新疆和平民主同盟”中央组织委员。1949年8月,应邀前往北京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猜你喜欢

  • 颜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岳喜卫,并说清代有岳喜河,在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南20余里入松花江。

  • 札木合

    ?—约1205蒙古国建立前札只剌部首领。又译札木哈。号“薛禅”(贤者)。与铁木真(成吉思汗)同宗,均为孛端察儿后裔,俱属尼伦蒙古。合剌合答安之子。父死,嗣为部长,率部驻牧于斡难河(今鄂嫩河)畔。为人雄

  • 钦定续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书名。简称《续纂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前后有五部。一为嘉庆十七年(1812)敕撰,十九年(1814)殿刻;满汉合璧,分48卷,48册。二为道光十六年(1836)敕撰,十九年(1839)殿刻;满汉合璧,7

  • 杜拉尔

    氏族名。杜拉尔,意为“在河边居住之人”,鄂温克族杜拉尔、涂克冬和那哈他3个较大的哈拉(氏族)之一。分布在纳莫尔河、辉河、格尼河、阿伦河流域。下为毛哄(宗族),诸民族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牧区。自17世纪初

  • 月良兀秃剌思

    元代地名。又译月良古惕秃剌思。在前苏联赤塔南之鄂良古依河地。宋庆元六年(1200),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与克烈部王罕大败泰赤乌部于此。

  • 阿赀虏

    十六国南北朝时西北诸族对※吐谷浑之蔑称。见“阿柴虏”(1215页)

  • 三宝历代

    1415—1497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更孟之子。父死,由继父奢陇法抚为已子。天顺元年(1457),宣慰使刀霸羡自杀后,由族众举为车里宣慰使。翌年,

  • 巴鲁忽歹

    即“巴儿忽”(407页)。

  • 震玩

    见“爨震”(2589页)。

  • 折掘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陇右鲜卑之一支。亦作叠掘。初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原居于漠南、河套一带,其中一部分早迁入河西湟中廉川(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一带。据《晋书·郭黁传》载,鲜卑折掘曾送马于前凉西平太守赵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