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仡佬族

仡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六枝、黔西、织金、镇宁、关岭、普定、大方、清镇、仁怀、水城、安顺、遵义、平坝、金沙、兴仁;云南省文山、广南、富宁、马关;广西隆林等地。人口437997人(1990年统计)。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无本民族文字,多使用汉文。讲汉语者占大多数,仅在黔西南六枝、关岭、镇宁、平坝、普定等部分地区尚使用本民族语言。与古代僚人有渊源关系。是汉代夜郎国属民之一。唐代以后,又有※葛僚、※仡僚、※佶僚、佬等名称。今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有妇女穿统裙,凿齿和石棺葬之俗。主要从事农业,种稻、麦。纺织之葛布或僚布享有盛名,为贡品之一。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手工业发展较快,有的地区出现专门的打铁业,因有※打铁仡佬之称。部分从事水、陆运输业。历史上一直受中央王朝统治,西汉时在其居住地区建立犍为郡、牂柯郡。唐朝建立羁縻州县。宋元明清四朝,在羁縻州县基础上逐渐建立土司统治制度。清初,改土归流,建立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民国时期,深受军阀、地主、商人的统治与剥削。使其民丧失土地而大量流离失所。湘西、四川等地的仡佬族人民,除部分融于其他民族外,今已不见其居住之记载。历史上曾爆发过无数次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唐贞观十四年(640),四川西部雅州(今雅安县)、眉州(今眉山县)、邛州(今邛崃县)一带僚人群起反对繁重劳役。大中末(约857—859年间),昌州(今四川荣昌县)、泸州之葛僚,奋起反抗官吏贪暴,立酋长※始艾为王。明嘉靖年间,参加湖广土兵,抗击倭寇,保卫祖国。清咸同年间(1861—1874),参加※贵州各族农民大起义,平坝仡佬族为义军送粮、做饭等,并参与战斗达十余年。1943年,与布依族一起在贞丰等地反抗国民党暴政,赶走县长。1949年,遵义仡佬族青年奋起反抗征兵。因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文化特点有些已逐渐有所变化。原来妇女穿短上衣、短统裙、勾尖鞋,今已不见。民国时期尚存有女儿出嫁凿齿之俗,今也不见。群众娱乐活动以※打蔑鸡蛋最具特色。农历十月初一过牛王节。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古有崖葬习俗,今已废。

猜你喜欢

  • 海尼

    族名。哈尼族自称之一。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回纥十一部

    唐代回纥部落联盟诸部的总称。又称回纥十一姓。即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秘、阿布思、骨仑屋骨、拔悉蜜、葛逻禄。其中,以回纥部居主导地位。每部置一都督。每行止斗战,常以拔悉蜜、葛逻禄为先锋。

  • 谯王

    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大安元年(1209),世宗第三子完颜永功由郢王进封。永功勇健过人,且涉书史,世宗爱之,屡宥其过失。兴定五年(1221)病卒。

  • 帕觉拉康

    见“帕拉哇”(1399页)。

  • 临海水土志

    风土志名。三国吴人沈莹撰。1卷。原书已佚,后世《书钞》多转引自《后汉书·东夷传》和《太平御览》卷698中所撰部分摘录。此志各书转录名称不一,有称《临海水土异物志》、《临海风土记》、《临海水物志》等。主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都尔根诺尔之南,东至沙尔丹接本部左翼左旗及军台界,西至库克赛尔接本部中右翼末旗及中后右翼左旗界,南至得尔毕乌兰赛尔接本部左中旗及右翼后旗界,北至察汉赛尔接军台及札哈沁游牧界。有

  • 白石墩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伊宁县东南约52公里处,海拔784米。北倚天山阿吾拉勒山,南临伊犁河。墓地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3.5公里。估计有墓250座,其中多数为土墩墓,少数封堆周围有石圈,个别封圈有石堆。大

  • 建州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二年(1404)冬,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受明招抚。三年九月,随明使王教化的等入朝京师,十一月(一说作十年或十四年),明从建州卫析置建州左卫,以其为都指挥使。以屡入京朝贡

  • 发羌

    ※西羌的一支。与唐旄羌居青海黄河河源地区。东汉时,烧当羌数次被汉军击败后,远徙其地。因环境寒苦,不能久居而还。或说为吐蕃族源之一。

  • 难楼

    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上谷乌桓大人,统部众9000余落,自称王。在诸郡乌桓中人数最多。献帝初平(190—193)中,※蹋顿代为辽西乌桓大人,总摄三郡乌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