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人八分镇国公

人八分镇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七等奉恩镇国公的别称和前称。崇德元年,立※镇国公爵。自此时起至十二等封爵施行期间(1636-1747),镇国公一爵,原有入与不入※八分之分。其制以由固山贝子依例降袭镇国公者,皆入八分;因过犯而遭降者,概不入八分。入八分镇国公一子降袭辅国公,仍入八分。乾隆十三年(1748),增定封爵为十四等,即以原镇国公爵一分为二,凡入八分者以位列第七,名曰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者以退居第九,名曰不入八分镇国公。三十九年(1774)定,亲王中以袭次递降者,至奉恩镇国公为止,即以此爵世袭罔替,俾其子孙永延世泽、恪守恩封。入八分镇国公,朝会、燕飨等皆异其礼。参见“镇国公”(2510页)。

猜你喜欢

  • 兀者吉烈迷万户府

    为“兀者野人吉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的简称(113页)。

  • 费阿拉

    见“佛阿拉”(1096页)。

  • 阿巴特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识略》作阿尔巴特。《新疆图志》作阿尔巴。清朝曾在此设台站(驿站)。即今新疆库车县东二八台,又称卡什阿巴德。

  • 熏努贝

    1392—1481又名益桑孜巴。生于今西藏山南琼结区下部昂巴热地方之纳梅古镇。桂·顿·琼内多吉第三子。9岁从坚耶堪布桑结贝哇出家为僧。后历随诸大师学入行论、因明释、般若、慈氏五论、中观六论、那若六法、

  • 龙喜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玉树县。相传在吐蕃早期该处有一座本教帐房寺院,徒众百人,称“本嘉玛”。吐蕃达磨赞普灭佛,会昌二年(842),叶尔巴僧人拉隆具吉多吉刺杀达磨后逃往该寺。在藏传佛教后宏期,昌都直贡噶举

  • 阿喇斯

    见“阿济斯和卓”(1237页)。

  • 把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博尔和卫。永乐七年(1409)八月置,以齐达纳等为指挥使。清代有博尔和山,在吉林西南,与英额边门相近。

  • 给伙

    即“格节”(1805页)。

  • 三受降城

    唐代城名。中宗景龙二年(708,一作元年)朔方大总管张仁愿为防备突厥而建。因有东、中、西三城,故名。东城,本汉云中郡地,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黄河以北;中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更

  • 鞑靼馆

    明代从事蒙古语文翻译的机构。永乐五年(1407)设置。隶四夷馆。办理明廷下达的敕谕、各地蒙古与明廷往复的奏折以及朝贡活动等翻译事项。清初废置,有《鞑靼馆杂字》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