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泽王
吐蕃末代赞普※达磨之后裔。名赞丘德。纳卡德哇之子。初居今阿里,后率众移居亚泽地区(在今尼泊尔境),称亚泽王。在亚泽继续发展佛教。其后裔始终与卫藏保持政治及宗教关系。其孙曰乌麦曾为大昭寺建金顶。传至阿孜麦,放弃王位,赴萨迦寺出家,后又返回执政。传至十二世孙帕德麦时绝嗣,遂以今阿里区之普兰(即布让)迎吐蕃王族索南德王执政,改名布雅麦。其后裔仍与萨迦派保持联系。
吐蕃末代赞普※达磨之后裔。名赞丘德。纳卡德哇之子。初居今阿里,后率众移居亚泽地区(在今尼泊尔境),称亚泽王。在亚泽继续发展佛教。其后裔始终与卫藏保持政治及宗教关系。其孙曰乌麦曾为大昭寺建金顶。传至阿孜麦,放弃王位,赴萨迦寺出家,后又返回执政。传至十二世孙帕德麦时绝嗣,遂以今阿里区之普兰(即布让)迎吐蕃王族索南德王执政,改名布雅麦。其后裔仍与萨迦派保持联系。
德昂族弦乐器之一。流行于云南潞西邦外等地。状似汉族三弦,由弦杆、弦耳、弦线、弦鼓四部分组成,弦用马尾捻成,用牛角削的薄片弹拨。多用于歌舞和宗教节日时伴奏。
明末乌撒府土官。彝族。土知府安云龙侄。原为乌撒土知府所属盐仓土目。安云龙卒,无嗣,明廷命其袭职。因土舍安云翔、安咀与之争立夺印,相互仇杀二十年。史称是时“夷民无统,盗寇蜂起,堡屯焚毁,行贾梗绝”,黔民
即“启民可汗”(1174页)。
见《山海经·海内经》。有谓是古巴人之祖,在太皞之后;有谓是人名、氏族名;亦有的认为是时代名或部落名。
傈僳语音译。即贝壳卦。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占卜形式之一。“依马”是一种贝壳,为傈僳族妇女的一种装饰物。卜卦时由巫师取两枚依马放于碗中,并念咒语说:贝壳的正面表示吉,反面表示凶。然后将两枚依马拿起来掷于碗
见“捺钵”(2037页)。
见“佟佳江”(1095页)。
波斯语音译,据《元史·舆服志》载,义为“翦茸”。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元朝时为制作天子、百官质孙服之用料之一。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史称其族居塞外,去申中族(在今湟中县境)南百余里,西邻思果迷,东接占咂,南至黄河,故其地当在今青海贵德境。分上隆卜、下隆卜两族。其地东西200余里,无城郭,多毳帐,间有庐室。
新疆伊犁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一次战役。清同治十年(1871)三月二十六日(5月15日),沙俄扩张主义分子借口追击哈萨克阿勒班部首领塔扎别克,自穆扎尔特达坂,经恰尔科特苏河谷,径趋伊犁西部克特缅村,谋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