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也松格

也松格

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亦孙哥、也先哥、也孙哥、也相哥、移相哥等。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撒儿次子。以英勇善射著称。约元太祖二十年(1225),西征还师后,全蒙古那颜贵族聚会于不哈速赤忽时,曾射335步中的,立“也松格碑”(亦称“成吉思汗石”)以志武功。拖雷监国二年(1229),遵成吉思汗遗命,与诸王拥戴窝阔台即汗位。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又与诸王拥立蒙哥为汗。宪宗三年(1253),兄也古被罢征东元帅后,仍帅本部兵随札刺儿带继续征高丽,先后取光州、玉果等城。六年,首议攻宋。次年,随宗王塔察儿南征,围樊城,不克而还。蒙哥汗死后,与诸王奉忽必烈称汗。中统元年(1260),随忽必烈讨叛王阿里不哥,统左军,大败阿里不哥前锋出木哈儿。三年,受赐金印。相传寿高75岁,晚年常被忽必烈召见议事。

猜你喜欢

  • 第二次绥远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重要战役之一。1948年8月,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华北野战军组织第二次绥远战役。9月24日至27日,华北野战军先后攻占丰镇、集宁、凉城、和林、清水河、卓资

  • 叶林哈毕尔戛山

    即“额林哈毕尔噶山”(2537页)。

  • 布雷彭康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居穷结地区。家族成员入仕者首有噶仲彭措康赛,清嘉庆十四年(1809)任仔本;雪仲布雪巴,二十年(1815)任米本,道光二年(1822),陪班禅赴扎什伦布寺,十年(1830)

  • 乌兰固木

    见“乌兰古木”(341页)。

  • 代乐王

    吐谷浑王族慕容明号,因居乐州故名。见“慕容明”(2436页)。

  • 总佐

    唐代南诏武官名。为南诏军事编制府中管理乡兵100户的军官。参见“南诏官制” (1594页)。

  • 永陵

    ①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劾里钵为圣肃皇帝,庙号世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永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十月,迁葬于大房山(今北

  • 温禺鞮王

    匈奴官名。又作温禺犊王。分左右。是单于重要辅臣,为※“六角”之一。位在左右日逐王之下,左右渐将王之上,多由单于子弟充任,依次第也可承袭单于位。

  • 抱见

    满族旧时礼节,此礼多用于至爱亲朋重逢或分别之时。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行礼时,无论男女,均抱腰接面,以示隆重。此俗形成较早,《满文老挡·太祖期》和《建州闻见录》中有记载。清中期以后,渐觉此礼不甚雅观,逐

  • 毕贺咄叶护

    见“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