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国民族文字

中国民族文字

包括中国古代民族曾使用过和当代民族正在使用的文字。历史上曾使用现在已停止使用的文字有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粟特文、于阗文、西夏文、佉卢字、焉耆一龟兹文、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大字、女真小字、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字、满文、纳西东巴文、哥巴文、尔苏沙巴文、方块白文、方块壮字、水书、傈僳音节文字等22种。这些民族文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起过重要的作用,并有数量不等的文献资料保存至今,它是研究历史上各民族的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学、哲学,乃至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当代民族正在使用的有两类,一类是传统文字沿用至今,计有汉文、蒙古文、托忒式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老苗文、傣哪文、傣绷文、金平傣文、傣仂文、景颇文、彝文、锡伯文、俄文、老傈僳文、拉祜文等19种,另一类是解放后新创制的文字。计有壮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载瓦文、布依文、哈尼文、侗文、土文、佤文、新傈僳文、黎文、纳西文等11个民族14种文字。从文字类型来看,大体可以分为非字母文字和字母文字两类。非字母文字包括图画形字象形文字、楷书化汉字、音节文字等。图形文字的特点是:与它所表达意思的实物形象十分接近;无固定行款;用一组字表示复杂的意思;非一字一音;颜色包含一定的意义。尔苏沙巴文和纳西东巴文中的一部分字属于这一类型。象形文字的特点是:一个字只能读一个音节;以单体字为主;有形声字和同音假借字。东巴文中的部分字和水书中的大部分字属于这一类型。楷书化汉字或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文字,它们的特点是:形体、笔划与汉字大体一致;构字原则、书写行款与汉字相仿;一部分或大部分来自汉字,或用音读,或用训读等。西夏文、契丹大字、方块白文、方块壮字等属于此类型。音节文字的特点是: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字音与意义无直接关系等。四川规范彝文、傈僳族音节文字等属于这一类。另一种类型为字母文字,也叫拼音文字。种类较多,根据字母形体和来源大体可分为:受波罗米文字影响创制的,较早有焉耆一龟兹文、于阗文,中古时期参照印度梵文创制的有藏文、傣文和八思巴字;受阿拉美文字影响创制的,较早的有佉卢字、粟特文和突厥文,后来又形成回鹘文、蒙古文、满文等;受阿拉伯文字影响创制的有察哈台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等;受拉丁字母影响创制或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的有拉祜文、景颇文、佤文、老傈僳文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创制的一系列文字。中国民族文字在历史上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今天,又为各民族走向繁荣富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 恩滚洪

    即“恩滚库蒙”(1871页)。

  • 道州僚

    见“道州蛮”(2299页)。

  • 车帐

    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行居工具。《资治通鉴》注称:“契丹主乘奚车,卓毡帐覆之,寝处其中,谓之车帐。”古代蒙古族亦有之。《黑鞑事略》称,凡“起营,牛马橐驼以挽其车,车上室,可坐可卧,谓之帐舆。”此种毡帐“

  • 察尼

    1640—1688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豫亲王多铎第四子。顺治十三年(1656)初,封多罗贝勒。康熙七年(1668),掌宗人府左宗正事,参与议政。九年,任玉牒馆副总裁。十二年

  • 乌林达

    即“物林达”(1441页)。

  • 诺延达喇

    见“吉能”(680页)。

  • 白郁久同

    ?—567北周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武帝天和二年(567),乘延州(治今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总管宇文盛率众筑银州城(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党盆)之机,与同族乔是罗,结别部帅乔三勿同,欲举兵

  • 胡里纲

    见“蒙古纲”(2326页)。

  • 图们江

    江名。又作驼们、统们、徒们、土们,皆同音异译。别称豆满江、土满江、高丽江等。源出长白山南麓分水岭。东麓分下乙水、石乙水二源,东流会碧桃花甸南,合东北流,经红土山、红土河自北流入。东经长山岭南,分别有长

  • 纳合七斤

    ?—1172金世宗朝起义军领袖之一。女真族。纳合氏。西北路人。大定十二年(1172)四月,河东、河北等路大饥荒,金廷仅发“所在开仓赈恤”一纸空文诏书,无实际救荒措施。遂与各地人民起义抗金。利用当地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