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严关

严关

古关隘名。亦名“炎关”,以通炎热之地得名。位于广西兴安县城约17里处。为湘楚进入岭南百越、瓯骆地之要冲。关东面为狮子山,西面为凤凰山,两山石壁相望,中为通道,势极险要。又有一道长约10丈、高1.5丈的石墙拦阻通道,中间留一门,上刻“古严关”三字,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之势。并与附近的“小严关”合称“楚粤咽喉”。筑关年代有二说:一相传于“秦瓯之战”期间(前217—前218)由西瓯军或秦军所建,以其严峻而得名;二相传为西汉时越侯严所建。元鼎六年(前111),汉归义越侯严,从零陵出关,下漓水,定越建功,故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秦瓯之战”期间,两军在此大战;南宋景炎元年(1276),元将阿里海牙与宋将马塈亦大战于此,元军攻关失败,分兵绕道平乐而入临桂,马塈误弃严关,元军始入关,桂林失守;南明永历六年(1652),明将李定国又在此大败清军,乘胜收复桂林。

猜你喜欢

  • 也迪亦纳勒

    蒙古国时期乞儿吉思首领。又译野牒亦纳里。十三世纪初,游牧于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元太祖二年(1207),接受成吉思汗使者按弹、不兀剌招降,与另一首领遣亦里克帖木儿、阿惕乞剌黑两位(一说还有兀鲁惕

  • 博尔和对

    ?—1690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巴图子。顺治十一年(1654),袭父牛录章京世职。十五年(1658),随信郡王多尼征湖广靖州,败敌二千余。进兵至贵州,随清军破敌三万余。十六年,还师,由水路至江宁,

  • 那斯黑刻

    赫哲族旧时下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长裤”。今内蒙古、黑龙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族和赫哲等族过去皆穿狍皮裤,然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不尽相同。赫哲族多以狍皮制,3张狍皮可缝制1条。一般系男人穿,

  • 永平寨博易场

    宋时壮族地区物资交流中心。在左江道侬峒思明州(今广西宁明)。通交趾及邕州、广州、湖湘。宋在此设置知寨,管理博易事宜。从交趾输入名香、犀角、象齿、驯象、金、银、盐等物资;输出物产有土布(壮布)及来自内地

  • 清水河子之战

    新疆伊犁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一次战役。清同治十年(1871)四月,沙俄侵略军在夺取克特缅村后,继续内犯。将部分兵力调往伊犁河北,与从喀帕勒增调之军会合,五月十一日(6月28日),夺取阿肯克特。十三日分兵

  • 叱卢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与乞伏氏、斯引氏、出连氏同出阴山南徙。晋代,与乞优氏相随,先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治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等地。约东晋初,乞伏述

  • 安禄

    ?—1799清朝将领。鄂温克族。姓多拉尔氏(一作索伦杜拉尔氏)。世居西布特哈阿伦河依拉达屯。超勇公※海兰察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三等侍卫。四十九年(1784),擢二等侍卫,赏骑都尉世职。五十

  • 邱大老

    元代畲族起义首领。畲族,福建漳州人。畲族有威望的长者多以“大老”相称。元世祖时期,畲、汉族人民抗元斗争此起彼伏,不曾间断。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月,乃响应各地起义,招集畲民千余人进攻福建长泰,元朝

  • 都思噶尔

    ?—1653清初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布达什哩子。号巴图尔济农,初服属察哈尔部,后因不堪察部侵虐,依附喀尔喀。天聪三年(1629),遣使贡马于后金,

  • 大首领部族军

    契丹王朝的一种军队。由亲王大臣的部曲组成。《辽史·兵卫志》称,“辽亲王大臣,体国如家,征伐之际,往往置私甲以从王事。大者千余骑,小者数百人,著籍皇府。国有戎政,量借三五千骑,常留余兵为部族根本。”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