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瓯

东瓯

古代东南越族一支。亦称瓯越。主要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一带。其来源主要有越国后裔说和土著说二种。以农业生产为主,擅长造船航海,有断发文身之俗。其名早见于周世,秦并天下后,其首领被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秦末诸侯叛秦,首领摇率东瓯人从番阳令吴芮抗秦,后又附刘邦击西楚霸王项籍,因佐汉有功,汉惠帝三年(前192)被封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故又称东瓯王。武帝初,被闽越发兵围困,“乃使人告急天子”。武帝派严助发会稽兵援之。闽越引兵而退。其首领率众徙处江淮之间。

猜你喜欢

  • 赤成仁钦

    1697—1774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又名阿旺久占。藏族。出生于四川甘孜邓柯色登萨噶。幼年从叔父学藏文。11岁,从仲巴·贡噶嘉措受沙弥戒,赐名贡噶索南。后入才占寺从噶玛图道学声明、修辞、书法、绘画等。2

  • 打差

    藏语音译,意即“马差”。解放前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原土司规定领种份地比※“人差”多、经济较富裕的差巴(支差的人)担当此役,每户须出人、牛、马为领主服役,须向领主纳粮、柴草、鸡、羊

  • 相温

    见“详稳”(1536页)。

  • 元成宗

    见“铁穆耳”(1879页)。

  • 普陇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全称普古陇。居穷结宗附近。家族成员入仕者最初有普陇哇希伦多吉,乾隆十六年(1751)任前藏代本,后参加七世达赖喇嘛葬礼并赞助编写七世达赖喇嘛传记,卒于二十八年(1763)。

  • 笃来帖木儿

    ?—1331察合台汗国汗。蒙古孛儿只斤氏。※笃哇子,※怯伯弟。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嗣汗位。与钦察汗月即别、伊儿汗不赛因各进本藩地图于元廷。同年,元廷颁布《经世大典》,附图称察合台汗国为笃来帖木

  • 吹河

    见“碎叶水”(2351页)。

  • 阿巴

    ①清代布特哈地区鄂温克人的一种猎场。清初因沙俄入侵,鄂温克与鄂伦春、达斡尔等族(史称索伦部)由黑龙江北迁居嫩江流域,多以狩猎为生,各有大体固定的狩猎区。时鄂温克人共有五个阿巴,每个包括若干氏族,清廷以

  • 大国舅司

    契丹中央官署名。专理国舅(后族)诸帐事务的机构。属北面诸帐官。《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番法,王族惟以后族通婚。”后族在契丹统治集团中具特殊重要地位。《辽史·外戚表》载:“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

  • 彭措森格

    1773—1844清代青海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七任堪布。又称碌雪巴·彭措森格。藏族。生于洮河流域碌肖吉察地方。乾隆五十六年(1791),入拉卜楞寺,聆听堪布霍尔仓赛赤仁波且宣讲教程,拜刚察克却为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