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夏

东夏

金末元初女真族在东北建立的割据政权。初名大真,后改称东夏。贞祐三年(1215)十月,蒲鲜万奴建国号大真,改元天泰。首都初在东京(今辽宁辽阳),后迁上京(又名开元,即今绥芬河下游之双城子)。另有陪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市城子山山城)、北京(约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县)。其盛时南起西逾大岭中经定平东止都连浦的朝鲜古长城东段,北至今黑龙江省巴彦,依兰以北至黑龙江下游地区,西起今吉林省中部偏西至黑龙江省南部当中一带(后期包括金上京城在内),东至日本海。天泰二年(1216)伪降蒙古。次年,复自立,改国号为东夏,建都开元。典章制度皆袭金制,在陪都设行省。天泰十九年(1233)九月,蒙古兵攻克东夏南京,万奴被擒。旧说是年东夏亡。据王国维考证,东夏作为蒙古的藩国又存在了数十年,直至1287年,还有关于东夏的记载。

猜你喜欢

  • 即“虾”(1650页)。

  • 小黎母山

    山名。又称峨茶岭,今谓尖峰岭。属海南岛五指山支脉。距旧感恩县(今属乐东县)城东200里,崖石崎岖,诸黎环居其下,外人罕至。元时征伐黎人曾驻军于此,山下至今犹存“大元军马下营”石刻,下署“甲午至元三十一

  • 史城

    见“大釐城”(91页)。

  • 牛川

    河流名。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塔布河(锡拉木林河)。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在此搜集旧部,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复代国。二月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天兴二年(3

  • 土谷家

    甘肃省卓尼地区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土千夫长

    官名。原系古代武官,《尚书·牧誓》有此官,统帅二千五百兵卒,取整数称之。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此官,以当地头目充任,为武职小土官,听命于官军,跟随征战。

  • 强佐巴

    见“商卓特巴”(2093页)。

  • 乌切克特

    赫哲语音译,意为晒生肉条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以鱼兽肉为主食,在打到野兽肉吃不完时即晒成肉条储存备食。有生晒、熟晒两种。打到鹿、狍,肉剩余很少时即生晒,其法是将脊背肉和腿肉

  • 列河骨臈

    契丹语,意“提认天子”。一作“列阿骨蜡”。辽道宗清宁四年(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宋吏王易使契丹,时遇契丹行※柴册礼,见“九人假作戎主,不许别人知觉”,“分投各入一帐”,“每帐前有契丹大人一员,各

  • 奇里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齐里克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有200余户。在乌什城西北沙图卡伦外鄂斯塔勒地方游牧,通伊犁。距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300余里。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