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河县回民支队

三河县回民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其前身是1941年由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王一仁(回族)领导的回民小队,它是中共晋察冀冀东区第十三专署下属“冀(县)宝(坻)三(河)”联合县第四区(当时属三河县今属大厂回族自治县)的一个抗日游击队,成立于霍各庄(今属河北省大厂县)。1942年夏在当地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回民小队与冀县三区模范队的部分队员合并,正式成立“回民支队”,由回民何凤如任支队长,队员包括回、汉族青年。该支队在中共冀中军区十四分区直接领导下,转战于三河、顺义,平谷等县,配合八路军主力,与日、伪、顽匪进行游击战,并为保卫地方政权,开展锄奸,减租减息,以及为前线输送兵员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945年发展成为3个连。1947—1948年间,人数达2000余。除保留一个营的编制外,其余人员支援地方部队。该支队为冀东的抗日和解放,建树功勋。解放后,除部分成员编入正规军外,其余转入地方工作。

猜你喜欢

  • 忸密

    见“捕喝”(1854页)。

  • 疾六眷

    即“段就六眷”(1700页)。

  • 阿塔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阿黑塔赤”、“阿黑塔臣”。《元朝秘史》释为“管马的”、“管骟马的”。《元史·舆服志》:“圉人……国语曰阿塔赤。”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始置。元

  • 慕容翰

    ?—344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字元邕。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辽东公慕容廆庶长子。骁武有雄才,获宠于父,受委重任,行师征伐,累有战功,威振周邻诸国;善抚下,爱儒学,为士大夫及将

  • 伊斯哈克·瓦里

    (1508—约1599、1605) 托钵僧。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之祖。和卓※玛哈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一作第四子)。母为苏图克·布格拉汗后裔。原籍中亚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幼时被迎往巴里黑(今阿富汗境

  • 速古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速古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

  • 马海靴

    蒙古传统靴的一种。与※不里阿耳靴(皮质蒙古靴)不同,一般选用结实耐磨的布料制作。心灵手巧的蒙古妇女以精细的刺绣技艺在靴面的不同部位绣上各种蒙古族风格的花纹图案,层次分明。男靴质朴大方,衬托蒙古族男子豪

  • 夹城之役

    五代后梁与晋间战役之一。梁开平元年(907),朱温代唐建梁。五月,遣将康怀英率兵10万围晋将李嗣昭镇守之潞州(治今山西长治),筑垒环城。晋王李克用遣周德威统兵赴援,屯于余吾(今山西省留县西北余吾)。率

  • 莫纳

    鄂伦春族旧时住房的一种。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小兴安岭地区。毕拉尔路鄂伦春人过去冬季多居此种住房。形状和内部设置与※仙人柱相同。构造:将长约1丈5尺的圆木劈成两半,斜立成圆锥形骨架,上盖以蒿草,再培上

  • 仆散师恭

    即“仆散忽土”(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