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角井细石器遗址
位于今新疆哈密县七角井盆地七角井村东600米处。范围约6000平方米,各种典型细石器与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共存。未见陶器。从石核、细石叶和以细石叶加工成的镞、钻形制看,与我国华北地区所出同类器物大致相同,属于亚洲东、北部直至美洲西北部细石器文化系统。主要生活方式是采集和狩猎。
位于今新疆哈密县七角井盆地七角井村东600米处。范围约6000平方米,各种典型细石器与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共存。未见陶器。从石核、细石叶和以细石叶加工成的镞、钻形制看,与我国华北地区所出同类器物大致相同,属于亚洲东、北部直至美洲西北部细石器文化系统。主要生活方式是采集和狩猎。
?—1802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十年(1745),由闲散袭佐领。十七年(1752),授兵部额外员外郎。五十一年(1786),往西宁办事。五十三年,任驻藏帮办大臣。五十五年(1790)五月,擢办
西域古国名。王治鞬都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2000余,兵300。居民从事游牧。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三国时为于阗
贵州彝文史书。流传于黔西北地区。成书较早,完成于清初,具体时间和作者不详。主要记叙黔西北彝族从远古至吴三桂入黔后的历史事件,并记录了与清朝统治者多次战争的概况。
见“谢法成”(2301页)。
部分台湾高山族的称谓。清代亦称“平埔番”。主要散布在台湾西部和北部沿海平原及浅山。因其大多居于较为平坦的地区,故名。过去有人将其分为若干支:凯达加兰人,分布在基隆、淡水及台北附近;噶玛兰人,分布在今宜
地名。亦译国泰、契丹等。此词于13世纪蒙古西征时进入欧洲地理学,为“契丹”一词之转讹。开始指契丹,后扩大指辽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此后又进一步扩大到泛指整个中国。《马可波罗游记》称中国即用此词。
瑶语音译。见“油锅”(1513页)。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都兰具善密咒兴隆洲”。在青海乌兰县。海西地区著名之蒙古族寺院。约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固实汗第六子多尔济达赖洪台吉之孙衮楚克达什兴建。初为西藏甘丹寺子寺,后经战乱重
929?—979?辽代大臣。又作昌术、昌主。字粘衮:汉名琮,字伯玉。契丹族。漆水郡人。辽太祖阿保机弟※耶律迭剌孙。智敏善论,少有勇。以皇族后裔入仕,为官清廉。年十五,任先锋军监师,随太宗南下,屡建战功
书名。元刻本题《新编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南宋末陈元靓编,元人增补。分前、后、续、别4集,42卷,51类。内容极为广泛,是一部民间日用百科全书。所录元代资料较多,计:前集卷3有《大元混一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