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楼文钞
书名。又名《七经楼文集》。清代回族文史家※蒋湘南撰。6卷共4册。本书由作者生平著述编成。以其藏书楼“七经楼”名之。此书对经学、诗学、史学、水利、历法以及伊斯兰教、医学、音乐、戏剧等均有独到论述。是其一生之代表作。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刊印本和同治八年(1869)重印本。
书名。又名《七经楼文集》。清代回族文史家※蒋湘南撰。6卷共4册。本书由作者生平著述编成。以其藏书楼“七经楼”名之。此书对经学、诗学、史学、水利、历法以及伊斯兰教、医学、音乐、戏剧等均有独到论述。是其一生之代表作。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刊印本和同治八年(1869)重印本。
晋代宇文部首领。系鲜卑化之匈奴人。本名宇文莫圭。因犯北魏太祖拓跋珪讳,改是名。※宇文丘不勤子。父死,嗣立。西晋惠帝太安元年(302),遣弟宇文屈云攻慕容廆,兵败。又遣别部素延攻慕容部于棘城(今辽宁义县
①满语音译,寓“家”意(佳、家音叶)。清满洲统治者在某些旗人汉姓之后缀一“佳”字,表示某些特定的意义,以仿满洲姓氏。满洲姓氏中有以“佳”结尾的,如佟佳氏、马佳氏、瓜尔佳氏。《清宫词》有:“东朝未下通婚
指沙俄侵略者。一作罗杀、罗沙、罗叉。原义为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数目很多。清初,沙俄侵略者一批批侵入时为中国内河的黑龙江流域,奸淫抢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因是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按谐音(罗斯、俄罗斯)称汉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宪宗纪》。宪宗二年(1252)夏分迁诸王。元太宗窝阔台嫡孙※海都迁海押立地。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帕耳城西附近。
古地名。在今甘肃兰州北永登县小咸水东岸。有误以为在永登城西北,或说即大通河东岸之连城。《汉书·地理志》:“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涧水即今永登县庄浪河东之小咸水,“涧”、“咸”同音
又称琰州僚。唐代对牂柯郡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因渠帅谢氏而得名。其先世乃西汉末年样牂柯郡大姓之一。西晋时谢氏官为牂柯太守,成为一方之长。所统西部居民,故称西谢,分布在今贵州安顺、镇宁、紫云、关岭普定、平
见“阿尔苏博罗特”(1242页)。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又作“绒朗四部”。门巴语音译,“绒朗”为河名,意为“谷里河”、“窄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四措为:绒朗堆措、绒朗麦措、喜尔独本措和日哄奎当措。四指地处于该河流域,
1907—1968蒙古族。汉名韩成义。内蒙古察哈尔镶蓝旗人。1926年在张家口冯玉祥西北军官学校学习。1929年任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保安队教官。1934年在德王自治政府保安队任排长。1936年在伪蒙古军
见“拓跋翳槐”(13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