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都官司

都官司

官署名。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详“都官①”。

猜你喜欢

  • 漏风

    清代私铸之恶薄铜钱,以其质薄缺漏,故名。

  • 顺化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以衣锦军改名。治安国县(今浙江临安市)。次年废。

  • 天井闸

    水闸名。位于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城南(今山东济宁市南)。为元代所开会通河上之重要闸口。明初运河淤垫,永乐九年(1411)宋礼重新修浚。泗水自兖州折而西流,洸水从宁阳县折而南流,皆至此闸汇入会通河。由此北经

  • 望云县

    辽置。因在望云川地得名。治今河北赤城县北。属奉圣州。金因之。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省入云州。

  • 清宣统朝外交史料

    书名。近人王亮辑。二十四卷。*《清季外交史料》的续编。王亮尝任外交官,并赴欧美、日本等地考察政治,每至一地即赴中国使领馆商借有关中外交涉之谕奏、函电等文件录副,后编校成此编。各文件均加标题,以年月先后

  • 长桥

    本名利往桥。北宋庆历八年(1048)建,筑亭其上,名为垂虹,故又名垂虹桥。苏舜钦《诗》:“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俗因名长桥。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吴淞江上。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渡淮

  • 监牒

    指发给在国子监读书学生的身份证明文书。类似今日之学生证。五代后唐已有此制。宋承后唐学制,凡投考国子监所属国子学、太学、武学等士人,一经补试合格,便发给监牒(又称监帖、补牒、绫纸、绫牒、卷牒),成为正式

  • 经学

    训解、阐述儒家经典之学。最早见于《汉书·兒宽传》:“见上,语经学。上说之,从问《尚书》一篇。”起源常被追溯至孔子弟子子夏。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经学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两汉经学极盛。今文经

  • 杨何

    西汉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字叔元。武帝时征为中大夫。从王同学《易》,授《易》于司马迁。著有《易传杨氏》,已佚。

  • 雍榆

    春秋晋地。即今河南浚县西南瓮城。《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