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
元地方蒙古军机构。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以四万户奥鲁赤改置,以都万户一员为长,秩正三品,副都万户一员,从三品。下辖八撒儿、扎忽儿台、脱烈都及和尚四万户府,分驻河南、淮北之地。
元地方蒙古军机构。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以四万户奥鲁赤改置,以都万户一员为长,秩正三品,副都万户一员,从三品。下辖八撒儿、扎忽儿台、脱烈都及和尚四万户府,分驻河南、淮北之地。
官署名。明、清负责缅甸语言文字翻译的机构。永乐五年(1407)始置,设译字生、通事以掌其事。初隶翰林院,弘治七年(1494)改隶太常寺。清初沿置,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省并入礼部。
?—1252元睿宗拖雷正妻。克烈部汪罕弟札阿绀孛之女。后世尊称别吉太后。生子蒙哥(元宪宗)、忽必烈(世祖)、旭烈兀、阿里不哥。拖雷死后,抚育诸子,统理部众。贵由(定宗)死,遣蒙哥结好于拔都,蒙哥遂得拔
亦作蝚蠕、蠕蠕、芮芮、茹茹。古族名。北魏时亦称其所建政权为柔然。源于东胡。传说其始祖木骨闾为鲜卑拓跋部奴,子车鹿会始拥有部众,自号柔然。公元四世纪中游牧于漠北,附属于代国。拓跋珪南迁平城(今山西大同)
有二说,一说为亭卒。《史记·田叔列传》:“(任安)代人为求盗亭父。后为亭长。”张守节正义引应劭云:“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关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一说为亭长。《风俗通义》:“亭长者,一
941—996宋沧州南皮(今属河北)人,字娲民。后周显德进士。累迁著作佐郎、直史馆。宋建隆三年(962)迁左拾遗,历判太常礼院、岭南采访使、知宣州。太宗时,知制诰,迁翰林学士,掌吏部选,兼史馆修撰,同
又作邹或朱欧。台湾高山族之一部。“曹”为该族之自称,意为“人”。居于玉山以西阿里山一带溪谷中。过去分为北曹人和南曹人。语言分鲁富都方言及阿里山方言。
官名。清代派驻西藏的最高军政长官。全称“驻扎西藏办事大臣”。雍正五年(1727)置,初设二人。统掌前藏、后藏之军政,凡察举官弁、操阅藏兵、防守边隘、稽核财赋、平正刑罚、拟定法制以及喇嘛事务,皆归其总理
爵名。魏晋始置,初定为“公”的一个等级,高于县公。其后各朝多置。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定大、次、小王国制,规定郡公制如小国王。北魏天赐元年(404)赐郡公国臣吏,自五十人至百人不等,北周时定食邑自一
杂志名。(1)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上海创刊。陈范之女陈撷芬主编,旋停刊。直至二十八年续出。二十九年改名《女学报》。苏报馆发行,戏称《女苏报》。以提倡女学、争取女权为宗旨。“苏报案”事发遭株连,
官名。(1)三国、晋代置,领禁卫营兵,隶中领军(领军将军)。北魏为侍卫武职,从四品下。(2)见“太子左右积弩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