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司长官,员二人,掌管民户数额。正五命。下设民部吏上士以佐其职,领乡伯中大夫、左右遂伯中大夫、稍伯中大夫、县伯中大夫、畿伯中大夫等官属。北周建德二年(573)省,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司长官,员二人,掌管民户数额。正五命。下设民部吏上士以佐其职,领乡伯中大夫、左右遂伯中大夫、稍伯中大夫、县伯中大夫、畿伯中大夫等官属。北周建德二年(573)省,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北宋庆历三年(1043)于陇干城(一作“笼竿城”,今隆德县东北)置。元祐八年(1093)以外底堡置陇干县(今静宁县)为军治。属秦凤路。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庄浪和宁夏西吉、隆德县部分地。金皇统二年(11
?—前374战国时韩国人,名傀(一作廆),又称侠侯累。韩哀侯时(一作韩烈侯)为相国。与在朝重卿严遂(严仲子)有仇。后为严遂所遣刺客聂政刺死。
?—447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少选侍东宫,娶乐陵公主,拜驸马都尉。太武帝擢为下大夫,迁侍中、中书监,进爵宜都王。太延五年(439)太武帝征凉州时,留之辅佐太子晃,总录机要,并嘱防备
简称歇浦。今上海市境内黄浦江的别称。相传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疏凿此浦而得名。按江南港浦传说出于黄歇开浚者甚多,见于宋以前记载者,有今江苏江阴市申港、黄田港及浙江湖州市黄浦等。上海黄浦不见宋以前记载,此别称
1671—1741清吴县(今属江苏)人,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学者称红豆先生。康熙进士。始官翰林院编修,历充会试同考官、乡试正考官。康熙末、雍正初,连任提督广东学政,倡导经学,擢侍读学士。后因失
管形火器。用于清。以铸铁制造。长五尺五寸,重八斤十四两,装药一钱五分,铁砂子重八钱,身管长,口径小,重量轻,便于步骑兵使用。
亦作伯夷、僰夷。古族名。即唐宋时的白衣,后成为傣族的专称。明时分为大百夷和小百夷。清代多写作摆夷。
一称历山。在今山东济南市南郊。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故名。相传舜耕稼于此,又称舜耕山。山崖多北魏及隋唐石刻佛像。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
一作根敦朱巴。即“达赖一世·根敦朱巴”。
文书名。唐代法令、法制文书有律、令、格、式。宋初称为令、格、式、敕。神宗以律不能概括一切,改为敕、令、格、式,而仍存律。凡断狱必先依律,律未载,则依敕、令、格、式。前朝所颁敕、令、格、式,后朝必编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