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驻防副都统

驻防副都统

武官名。清置,秩正二品,置于各战略要地,统辖驻防八旗兵。其驻防地区设有将军者,受将军的节制,无将军的地区,则独当一面。独当一面的副都统有四人,直隶密云副都统、山海关副都统、山东的青州副都统,甘肃的凉州副都统,其防务直接汇报于兵部,并可直接向皇帝奏事。属于将军节制的都统共二十九人,属盛京将军节制的有盛京、兴京、金州、锦州副都统,其中盛京副都统与将军同城驻防;属吉林将军节制的有吉林、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伯都纳(今吉林省扶余县)、阿拉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珲春六副都统,其中吉林副都统与将军同城驻防;属黑龙江将军节制的有黑龙江城(即瑷珲)、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呼兰、呼伦贝尔(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四副都统;属江宁将军节制的有江宁、京口二副都统,其中江宁副都统与将军同城驻防;属杭州将军节制的有杭州、乍浦二副都统,其中杭州副都统与将军同城驻防。各地受将军节驻的驻防副都统除与将军同城者外,各统率一部分官兵,防守所驻之城,防务均汇总于本防区的将军。此外,福州、宁夏、成都各一副都统,荆州、西安、伊犁、广州各二副都统,分别归同城驻防将军节制,与将军共同统领所属驻军,办理本城防务。

猜你喜欢

  • 秉铎

    爵名。西汉武功爵第六级。武帝时因军国财用不足,故置赏官,名曰武功爵,令民买之,每级十七万。爵至第五级官首即可优先除补官吏。1、爵名。为汉武帝所制武功爵的第六级。《史记·平准书》:“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

  • 武节将军

    散阶称号。金始置为武散官,以授正六品武官。元朝沿置,改武官正五品,宣授。明朝为武官正五品,升授。官名。金、元、明皆置。金代武阶官制,正六品上授武节将军,为散官。见《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元代武节将军

  • 丙署长

    官名。东汉置,名义上属少府,员七人,以宦者任之,秩四百石,黄绶。各主中宫别处。官名,汉置,为少府属官,俸四百石,宦者,掌中宫别处,共七人。《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丙署长,七人,皆四百石,黄绶。本

  • 法冠

    冠名。即柱后惠文冠、獬豸冠。本为战国时楚王所戴之冠。后秦御史及汉朝执法官吏、使节也用。《后汉书·舆服志》: “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为展筩, 铁柱卷, 执法者服之,

  • 司录

    官名。①西周置。“录”即麓。司虞属员。掌山麓事务。②西魏、北周置。大丞相府、都督中外诸军事府及开府将军、诸州府重要僚属,总录一府之事。位在长史、司马下。置于大丞相府、都督中外诸军事府者地位尤重。命品同

  • 府军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中置府军卫,为上直亲军之一,永乐以后沿置,掌守卫皇城南面及巡警京城各门。以指挥使为主官,下辖千户所。

  • 上京城皇使

    即“上京皇城使”。

  • 崇政院使

    使职名。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后置为长官,以敬翔为之。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崇政院依旧为枢密院,复为枢密院使。官名。后梁设置,为崇政院的长官。见“崇政院”。

  • 谘议官

    官名。明洪武三年在王府置谘议官,掌谘谋众事。见《明史·职官四》。

  • 三司都理欠司

    官署名。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并盐铁、度支、户部三理欠司置,设判司官一人,以朝官充任。掌清理在京及天下负欠官物之籍,立限催收。仁宗乾兴元年(1022)改为蠲纳司,天圣三年(1025)复旧名。神宗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