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长吏

长吏

①地位较高的官吏。战国秦官制,年俸二百石至四百石粮谷的官吏皆称长吏。《睡虎地秦墓竹简·仓律》: “长吏相杂以入禾仓及发。”汉朝一般称六百石以上官吏为长吏。然县丞(尉)秩虽四百石至二百石,亦与县令(长)并称长吏。三国魏晋沿用,多指县令长和郡守。②泛指上级长官。


1、大吏,指六百石以上的官员。《汉书·景帝纪》:“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注:“张晏曰:长,大也;六百石,位大夫。”《后汉书·百官志》:“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

2、县吏之尊者。《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注:“师古曰:吏,理也,主理其县内也。

3、指郡守或县令。郡守为郡的长吏,县令为县的长吏。《汉书·陈胜项籍传》:“于是诸郡县苦秦吏暴,皆杀其长吏,将以应胜。”《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县官勿绝其廪,长吏存恤抚循。”

猜你喜欢

  • 迭(叠)勃极烈

    官名。金代建国前有此官名,其职务史无记载,类似后代的中央政府的部长。那时,金太祖以都勃极烈嗣位,太宗以谙版勃极烈居守,忽鲁勃极烈犹总帅,国论勃极烈犹国相。“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诸勃极烈之上,则有国

  • 横野将军

    官名。东汉置。三国魏、两晋、南朝宋亦置,为杂号将军中地位较低者,皆八品(一说三国魏为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一班,陈拟九品、比秩四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

  • 小武藏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武藏司次官,亦称武藏下大夫,员一人。佐武藏中大夫掌各种兵器、铠甲及武士所着袍袄的收藏、保管。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武

  • 右祗候郎君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著帐郎君院官员。掌御前祗应等事。

  • 待质所

    清末设立的未决监。是拘留未判决或判决未定的被告人的场所,《大清监狱律草案》中称之为“留置所”。

  • 支郡

    西汉初年诸侯王封国的边郡。《汉书·晁错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颜师古注:“支郡,在国之四边者”。汉朝的行政区划是州、郡、县、乡。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很大,有的封地千里,辖郡很多,其封国的边沿

  • 山西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山西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 (1382) 设,三至五人,后增至八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皆秩正七品。清顺治元年 (1644) 沿设。乾隆十四年 (17

  • 宗侍下士

    官名。西魏末、北周置。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分置左右,皆正一命。员十二人。负责皇帝寝宫的安全,夜里在寝庭之中侍卫。服金涂甲,左执豹环长刀,右执貔环长刀,并金涂饰,兼执狮子彤楣,列于左、右骑侍之外。多作

  • 东西库

    官库名。宋置,属左藏,见“左藏署令丞”。

  • 外刺奸

    官名。东汉大将军府属官,掌罪法事。官名,东汉置为将军属吏,掌罪法。见《后汉书·百官一·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