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指挥使

都指挥使

官名。唐末始置。僖宗广明元年(880)为防黄巢军入长安,置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又有左右军宿卫都指挥使。五代始置为厢与军之统兵长官,亦有兼领数厢数军者。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卫军神威、雄威、英魏府广捷以下指挥改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每十指挥为一军,每军置一人,分左、右厢。宋朝禁军三衙或军也置,为统兵官。殿前司都指挥使以节度使任。副都指挥使,辽朝北面边防官各军均置指挥使,以刺史以上充任。南面官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马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及南面大蕃府官黄龙府南面方州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司,南面军官各军、侍卫亲军、左右厢均置。金诸府镇都军司置一人,正七品;节镇军置,从七品。掌军率差役、巡捕盗贼、总判军事,仍与录事同管城隍。武卫军都指挥司亦置,隶尚书省兵部。大定二十九年(1189)以武卫军六十人,兵马一人,副都二人其职低,遂置使,复旧。正四品。承安三年(1198)升从三品。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武卫军沿之。至元元丰(1264)改侍卫亲军。置官如故。二十六年设枢密院所属京城侍卫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亦置三人,正三品,与达鲁花赤、副使、佥事共掌修治城隍及京师内外工役、大都屯田诸事。明初置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置都指挥使一人。后改都护府,遂罢。洪武八年(1375)改各都卫指挥使司为都指挥使司、行都司,置为各都司长官,一人,正二品,均用流官,仅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卫所用其首领充任。与同知、佥事共掌一省一地军政。一人统司事,称掌印;一人练兵,一人屯田,称佥书。巡捕、军器、漕运、京操、备倭诸务,并选充任。否则只称带俸。羁縻卫所置,掌附辑诸部族,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


官署名。五代时始用作统兵将领之称,其所统为诸将,非仅统一都之兵。宋朝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及各军都设都指挥使。殿前司都指挥使,“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入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整肃禁卫鹵簿仪仗,掌宿卫之事。都指挥使以节度使为之。”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的都指挥使,其职掌基本与殿前司都指挥使同,辽金元都设此官,均为统军将领。明朝也设此官,简称“都司”,掌管一方军政。见《宋史·职官六》、《辽史·百官志二·北面边防官》、《金史·百官二》、《元史·百官二》、《明史·职官五·都指挥使司》、《文献通考·职官十二·殿前司》、《续文献通考·职官九·兵马指挥使司》。

猜你喜欢

  • 内翻书房提调

    官名。见“内翻书房”。

  • 主公

    主公,对主上的尊称。《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将军宜启主公。”

  • 掌醢署署正、署丞

    官名。明制,光禄寺所属的掌醢署以署正、署丞为正副主官,掌供饧、油、醯、酱、梅、盐之事。属官有监事。清制署正满、汉各一人,署丞满二人,掌供备盐、酱、香、烛等物。并征收寺属果园税银送存银库。属官有笔帖式、

  • 警正

    警官名。北洋政府设于京师警察厅,员额三十九人,凡荐任警职均以警正充任,其地位在警佐之上。

  • 提点刑狱

    即“提点刑狱公事”。官名。宋置,又称“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掌察所辖狱讼而平其曲直,所到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闻,兼掌举刺官吏之事。见《宋史·职官七·提点刑

  • 度支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 “度支郎”互称,为尚书省度支曹长官。唐朝置为尚书省户部度支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度大夫,咸亨元年(670) 复旧。中唐以后,以度支司事务繁剧,多以他官带判度

  • 象林将兵长史司马

    官名,东汉置,属象林将兵长史,掌领兵。参看“象林将兵长史”条。

  • 督捕前司

    官署名。清初刑部所属机构。康熙三十八年(1699)设,掌督捕八旗及驻防逃人事。雍正十二年(1734),与督捕后司并为督捕清吏司。“详督捕清吏司”。

  • 差车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理车驾之官。《左传·哀公六年》:“其臣差车鲍点”杜预注:“差车,主车之官。”

  • 州法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见“法曹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