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政寺丞

通政寺丞

官名。明朝建文(1399—1402)中,改通政司为通政寺,改原通政参议为通政少卿、通政寺丞。成祖即位,复旧制,复称通政使司左、右参议。

猜你喜欢

  • 乐官名,周置,掌诵诗以劝君王。《史记·周本纪》:“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而后王斟酌焉。”《国语·楚语上》:“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

  • 年劳

    官制用语。宋朝吏人出职的一项规定。吏人任职至一定年限,称年劳。按年劳,可依次迁改或补官。参见“年劳补官法”。

  • 进马

    官名。唐朝殿中省尚乘局置六员,正七品下。每日尚乘以厩马八匹,分为左右厢,立于正殿侧宫门外,进马二人,戎服执鞭,侍立于马之左侧,随马进退,虽名属殿中省,实为武职,用资荫选择,如千牛备身。玄宗天宝八载(7

  • 督军

    官名。①东汉献帝时曹操置,三国魏、蜀、吴皆置。统兵,权任较重,位在郡守之上。②公国属官。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封原汉献帝为山阳公,于山阳公国置,员一人,负统兵监察之责。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

  • 州军府功曹督护

    官名。《隋书·百官志上》记梁代庶姓持节府有功曹督护,不登一班。其地位与参军督护相似,似为设于阁内以司伺察之职者。参见“参军督护”。

  • 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官,由提刑按察司改立,为内八道监司之一,直隶御史台。参见“肃政廉访司”。

  • 通行官

    吏员名。宋于三司、马步军司及诸州均置,掌接引传达。

  • 门缺

    清朝官缺之一。即指守卫京师内外城门额设之职官。

  • 营作大监、副监

    官名。北周置,掌土木营建之事。任此职者见《周书·窦炽传》:“及宣帝营建东京,以炽为京洛营作大监,官苑制度,皆取决焉。”其副职为营作副监,任此职者见《周书·晋荡公护传·叱罗协附传》:“迁少保,转少傅,爵

  • 司糌粑第巴

    唐古特官。清设于前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三人,其职掌为管理糌巴。民国时期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