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司管辖官
见“衙司”。
见“衙司”。
官名。南宋太医局置,以京官充任,从八品,为太医局次官,位在判太医局下。
以官名称引。《公羊传·文公八年》: “司马者何? 司城者何? 皆官举也。”
官署名。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将吏部官属移往北京。明仁宗时,于南京复置。正统六年(1441)始于南京所置官署加“南京”字,称南京吏部,设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清吏
官名。明置为行人司副长官,左、右各一人,从七品,协司正掌司事。
海关海事部理船科与地方机构港务班的洋员,即水上警察。见“海事部”。
官名。西汉属将作大匠,有丞。东汉省。官名,汉置,属将作大匠(又名将作少府),掌建筑用石的保管等,有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
春秋时期臣子对别国自称其国君的谦辞。《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
州门下吏名。北周置,见“州录事”。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不定,亦无一定职务。民国时期沿置。
文职土官名。清制,于云南省开化府本置土经历一人,嘉庆三年(公元1789年)省经历而改置为八品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