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营缺

营缺

清朝官缺之一种。指绿营兵武官的额定编制。在京巡捕营、各省督抚提镇统辖的水陆各营,及河标各营均是。其缺除少数为满洲缺外,大多数是由汉人充任的汉缺。但满洲、蒙古、汉军亦可用于汉缺。

猜你喜欢

  • 翼正都尉

    官名。三国吴置。孙权黄龙元年(229)立孙登为太子,置左辅、右弼、辅正、翼正都尉,以辅佐太子,称太子四友。陈表自中庶子转此。参见 《三国志·孙登传》。官名,三国吴置,为太子四友,掌辅佐太子。《三国志·

  • 兰台大夫

    官名。即秘书丞,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秘书丞。

  • 禁烟总局帮办

    官名。见“禁烟总局”。

  • 右龙署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仆寺,设令、丞。领右龙局。

  • 官名。周朝置。《左传·哀公元年》: “宿有妃、嫱、嫔、御焉。”杜预注:”妃、嫱,贵者; 嫔、御,贱者,皆内官。”历代沿置,有三嫔、六嫔、九嫔等名号。北魏孝文帝设三嫔位视三卿、六嫔位视六卿; 北周设六嫔

  • 司钥库

    官署名。又名“天财库”。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为内府诸库之一。初设大使一人,副使四人,二十八年改置左、右副使各一人。后又改设掌印太监一员,总理管理、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收贮制钱以给赏赐。监

  • 左千牛府大将军

    官名。唐高宗显庆五年(660) 改左府大将军置,龙朔二年(662) 改左奉宸卫大将军,后定名为“左千牛卫大将军”。

  • 京兆贼捕掾

    官名。汉代置,属京兆尹。《汉书·张敞传》记张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颜师古注:“贼捕掾,主捕贼者也。絮,姓也。”

  • 选贡

    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明代在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的生员充作贡生,称为选贡,至清代发展为拔贡与优贡两种。参见“拔贡”、“优贡”。

  • 建忠都尉

    官名。三国吴置。《三国志·朱然传》:“ (然子朱绪) 以父任为郎,后拜建忠都尉。”官名,三国吴置,为低于将军、校尉的武官,掌管地方军队和地方治安。《三国志·吴书·朱然传》:“(朱然子)绩字公绪,以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