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
官吏泛称。在朝廷执政者称大臣,在君王左右侍御者称小臣。秦以后也沿用作为官吏、百姓对皇帝的自称或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
1、君主属下的官叫“臣”。
2、臣对君的自称;百姓对皇帝的自称。
3、大臣。
4、官吏的泛称。在朝廷执政者称大臣,在君王左右者称小臣。
官吏泛称。在朝廷执政者称大臣,在君王左右侍御者称小臣。秦以后也沿用作为官吏、百姓对皇帝的自称或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
1、君主属下的官叫“臣”。
2、臣对君的自称;百姓对皇帝的自称。
3、大臣。
4、官吏的泛称。在朝廷执政者称大臣,在君王左右者称小臣。
官名合称。唐朝十六卫大将军之副贰,每卫二人,从三品。宋朝为从四品,无定员,以宗室或武臣为之,皆空官无职掌; 南宋多不除授,孝宗隆兴(1163—1164)中复置,为武臣之馆阁职。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金部司”。
官名。明、清礼部之副长官。明朝始设,一人,正三品,与左侍郎同佐尚书掌部务。清沿明制,定满、汉各一人,从二品。宣统三年 (1911),礼部改为典礼院,遂废。详“礼部左侍郎”。
即太子左、右卫率府所统翊府及其卫士。详见“翊卫”。
官名。①西汉末年隗嚣割据政权曾置。②南朝梁置,中大通三年(531)定与龙骧将军同班。陈沿置,为七品,秩六百石,常以散骑官迁此职,外出多兼郡守。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西汉末年,隗嚣置,以周宗任之。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可能是织锦匠的异称。见“织锦匠”。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由永巷丞改名,任用宦者,员八人,其一为暴室丞。辅佐掖庭令管理宫女事务。东汉置左右丞及暴室丞各一员。三国魏沿置。北齐置一员,为掖庭署次官。隋朝置二员,正九品。初为掖
官名。五代后唐始,凡车驾行幸及出征则置。后周世宗显德(955~959)中选骁勇之士充殿前诸班,改称殿前都检点。
即“南京留守司”。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交涉员的公署。见“交涉员”。